萨尔瓦多-里契特拉 1968.8.10-2011.9.5 意大利米兰人 |
“在里契特拉身上,我们看见了歌剧界璀璨的希望。他创造出名副其实的天籁与感人肺腑的戏剧效果,这些都预示了他将在歌剧史上取得的成功。”乐评人麦克·希尔弗曼在欣赏了男高音萨尔瓦多·里契特拉(Salvatore Licitra)于大都会歌剧院的首演后如此感叹。然而,就在两周前,里契特拉在驾驶摩托车与女友前往餐厅途中,因心脏病突发遭遇车祸,虽几经抢救,终告不治。这一切来的如此突然,让人不禁想起当年他在大都会的一夜成名。
那是2002年5月9日傍晚6时出头,正在米兰家中休假的里契特拉接到一通电话。“萨尔瓦多,你这几天感觉如何?”电话那头,他在纽约的经纪人焦急地问。歌唱家听出他话中有话,便问有何贵干。“你想来一次纽约么?鲁契艾诺出了点状况。”这位经纪人口中的鲁契艾诺,正是大名鼎鼎的鲁契艾诺·帕瓦洛蒂,他刚刚取消了三天后在大都会歌剧院的《托斯卡》演出。正巧剧院分管此事的助理经理曾在美国和罗马听过里契特拉的演唱,颇为欣赏这位青年歌唱家的实力,便提出邀他救场。这真是天赐良机,比原定里契特拉在此的首次亮相足足提早了两年。
演出当晚,那些冲着帕瓦洛蒂而来的观众得知大师因病告退后,很是失望,也难免对眼前这位年轻小伙有些不信任。不过当里契特拉在《奇妙的和谐》中甫一亮嗓,那结实、温厚而又具穿透力的音色便让台下挑剔的听众激动了起来,一曲唱罢,雷鸣般的掌声和叫好声瞬间响彻整个剧院。待全剧落幕,听众更将积蓄了两小时的激情献给里契特拉一人独享,为他起立鼓掌长达两分半钟。而此刻,歌唱家本人也早已是热泪盈眶。第二天一早,如潮的好评占据了《纽约时报》等各大报刊音乐版的头条。里契特拉用自己完美的歌艺征服了大都会、征服了纽约、征服了整个美国歌剧界。
其实,在此之前,深受恩师卡洛·贝尔贡济、指挥名家里卡多·穆蒂等前辈赏识的里契特拉,已先后在维罗纳歌剧院与斯卡拉歌剧院上演的威尔第《弄臣》、《阿依达》、《命运之力》、《假面舞会》、《游吟诗人》等剧目中担当主角,积累了颇多舞台经验。然而在大都会的一鸣惊人,真正让里契特拉跨出了国际性的一步。这之后,世界各地的演出合约纷至沓来。
2008年4月4日,这位男高音首次来到上海,在上海大剧院举行了独唱音乐会。那时的他以歌剧演出为事业重心,因此独唱会所选曲目,也偏重于歌剧咏叹调,其中大多是他在那期间所饰演角色的重要唱段。里契特拉的确善于以不同的音色塑造角色不同的形象、心态,即使是在音乐会中演唱,也依旧能让人感受到他的入情入戏。就普契尼《曼侬·莱斯科》中格里厄的两首咏叹调《在你们之中》和《从未见过如此美人》,他赋予这个角色意大利人的激情和法国人的风度,唱得慷慨热情、激昂有力。《歌女乔康达》中的《天空与海洋》又让人听到他嗓音中的抒情气质。里契特拉在下半场演唱的4首歌曲,虽短小,但同样显示出他清晰的吐字和考究的分句。
音乐会真正的高潮还属“安可”环节,这时的里契特拉明显进入了最佳状态,越唱越投入,越唱越热情。他唱的《重归苏莲托》和《我的太阳》风格纯正且充盈着很强的音乐感染力。当乐团的单簧管首席吹出《星光灿烂》的前奏时,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足见那次为老帕救场对里契特拉影响之大,他所到之处,听众无不希望他能再现大都会歌剧院首演时的辉煌。里契特拉的演唱自然不会让人失望,刚柔相济,收放自如。里契特拉还为初次见面的上海听众带来一份特别的礼物——以中文演唱《在那遥远的地方》。显然他是有备而来,尽可能让自己咬字、吐字清晰,且对节奏、分句等都别具一格地作了“西洋化”的处理。最后当里契特拉又一次唱响《今夜无人入眠》时,显然感觉到是时候与大家说再见了,因此比之前那遍放开许多,音色通畅、饱满,演唱既有激情又具活力。里契特拉似乎有意将最好的留到最后,在向大家证明自己实力的同时,也为现场的听众留下些悬念。
正当我们期待着与里契特拉的重逢,再一次被他的歌声所感动时,传来的却是他匆匆离去的噩耗。或许天堂那端一场歌剧即将上演,而这时我们的老帕又出了状况,于是他想到了这位“救星”,火速将他召唤而去。若真如此,无论对正值盛年的里契特拉,还是对乐迷而言,这次“救场”都是如此残酷。不过从此,天堂又多了一个美妙的声音。文/李严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