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他名人自传不同的是,美国前国务卿康多利扎•赖斯此部自传分为上下两集,如果说上集名为《非同寻常的普通人》,那么下集大概可以称为《非同寻常的历史时刻》。在下集当中,她将着重描述自己作为美国国家安全顾问以及国务卿所经历的重要历史决策时刻,这其中就包括了“9•11”恐怖袭击以及深受争议的阿富汗战争与伊拉克战争。关于这些历史时刻,赖斯将会披露什么细节;对于这些影响深远的决策,她是否有过真正的反思?
杨澜专访美国前国务卿康多利扎•赖斯,本周为您全部揭晓。
“我们曾不得不下令击落平民的飞机。”
2001年9月11日清晨,当美国人民刚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时,四架在天空飞翔的民航客机被无声无息地劫持了。飞机陆续撞入纽约世贸中心北楼、南楼以及位于华盛顿的五角大楼。通过电视转播,全球亿万观众目睹了世贸大楼南楼倒塌这一恐怖的时刻。
与此同时,赖斯正与其他政府官员召开紧急会议,据可靠消息判断,劫机恐怖分子的目标可能是白宫或国会山。怎样才能阻止恐怖袭击继续发生?由于不知道还有多少飞机可能瞄准了美国的城市,当时唯一的办法就是击落这架飞机。于是,在这艰难的时刻,赖斯和副总统切尼下达了命令,但这也让她的内心备受煎熬。
据一位当时战机上的飞行员回忆,他接到的命令包括:“我们将牺牲飞机上的乘客来挽救地面上的民众。”上午10:03分,那架航班在宾夕法尼亚州坠毁,机上无人生还。据事后调查,飞机上的乘客已经得知世贸大楼遭到恐怖袭击,因此与劫机犯展开英勇搏斗,最终导致飞机因失去控制而坠毁。
“先发制人” 开创反恐新战略
就在“9•11”事件发生的当晚八点半,布什与包括赖斯在内的国家安全委员会成员会面,半小时后,他们认定本•拉登是这次恐怖袭击的幕后主使。2001年10月7日,以美国为首的联军对阿富汗盖达组织和塔利班宣战,这场战争是美国对“9•11”事件的报复,同时也标志着一场旷日持久的反恐战争的开始。
赖斯认为,国家不能等到遭受攻击之后才动用武力施行自救,美国需要在恐怖分子实际发动攻击之前就采取及时的正确行动。2002年9月,布什政府公布了新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正式提出向恐怖分子和敌对国家实施“先发制人”的战略。
“先发制人”战略的确立, 意味着美国进行了自冷战后的最重大的国家安全战略和军事战略调整,表明美国已经放弃了在冷战时期所奉行的“遏制与威慑”战略。2002年秋天,作为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赖斯在一次采访中说:“数年来,对伊拉克的遏制政策一直是无效的。美国当前面临的最重大的威胁是恐怖主义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并且,在对付一些政权时,有时候会没有其他的选择,只能采取军事上的先发制人。”
萨达姆•侯赛因是中东的癌症
2001年11月8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表决通过对伊拉克武器核查的新决议。该决议要求伊拉克政府在决议通过7日内明确表示接受决议,并在30日内完成并提交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发展报告。但实际上,在11月13日,当时的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决定无条件接受联合国安理会关于伊拉克武器核查问题的第1441号决议。尽管包括中国在内的联合国安理会成员还在试图以和平方式解决伊拉克问题,但美国已为军事打击伊拉克进行了日益紧张的外交和军事准备。在此期间赖斯多次对媒体表示:“我们认为那些投票赞成第1441号决议的国家现在都不得不承认,萨达姆提交的报告并不完整也不全面,而且他并没有配合核查人员,他也没有提交所需的文件。”
到2003年1月初,美国在海湾地区已经部署了大约6万名陆海空部队人员,并且提出让萨达姆自动下台,伊拉克销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苛刻条件。美军对伊拉克的军事行动仅仅进行了一个月就攻入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推翻了萨达姆政权。但是在美军获胜的5个月之后,跟随美军进入伊拉克搜查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美国核查小组不得不承认,没有在伊拉克发现任何生化武器,或者是核武器。
2008年12月3日,布什接受美国广播公司采访,承认曾轻信关于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情报,对轻率发动伊拉克战争表示后悔。但是赖斯却认为情报从来都不可能是绝对地、根本地可靠,萨达姆•侯赛因是中东的癌症,没有他的中东,很多地方都变得更好了。
“当一个决策者并不容易。”
伊拉克战争在美国国内引发了大规模的反战示威游行,赖斯本人也由于始终站在为布什政府辩护和维护战争的立场上而多次遭到抗议。到2010年8月31日,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宣布美国在伊拉克的战争结束。美国将逐渐从伊拉克撤出10万名美军士兵。自2003年发动战争以来,美国用于这场战争的费用近7000亿美元,其间美国军方有4400多人阵亡,三万多人负伤,而据非官方组织统计,战争中死亡的伊拉克平民超过10万。
面对诸多事实,赖斯依然努力为当初发动这场战争的决策辩护,她认为人们并不是总能得到完备的信息,有时候得到的信息甚至是不准确的,而且必须得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做出反应,决策者没有机会说“不”,而是必须得做出决定。
中美关系 = 政府关系 + 民间友谊
2005年,赖斯被任命为美国国务卿。在她4年的任期内曾5次访问中国。“9•11”事件之后,美国对外战略重点转向打击恐怖主义,由于中美在反恐问题上存在共同战略利益,双边关系逐渐呈现良性的发展,而且合作范围不断深化和扩大。赖斯一直秉承对华友好方针政策,不受美国国内和国际上对华强硬势力的干扰,对推动中美关系向前发展做出了诸多努力。而赖斯在四川大地震之后亲自到灾区慰问受灾群众,给当地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赖斯说过:“我们经常说的中美关系,其实不仅仅是政府层面的关系,更是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
赖斯在访谈中表示,美国和中国必须建立富有成效的关系。虽然我们不会永远一致,但我们一直在开诚布公地谈论我们的分歧。在平衡的基础上,我们和中国将能够在我们面临的大多数棘手问题上履行职责。保持履行职责是一个挑战,因为我们并非永远一致,但是我们必须真正担负起我们对国际社会的责任。
放眼未来 世界将会更公正、更民主、更繁荣
从老布什政府的(前)苏联问题顾问,到小布什政府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再到成为第一个黑人女国务卿。赖斯在她的从政道路上经历了(前)苏联解体,“9•11”事件,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等许多重大历史事件。无论是布什政府提出的“邪恶国家”、“先发制人”的反恐战略,还是“大中东民主计划”,无不受到赖斯这个“军师”的影响。在她执政期间做出的许多决策至今影响深远。
正如赖斯自己所言:“历史是一条长长的曲线,不能短视。长远来看,很多好的决策的确不能结出果实。虽然历史需要很长时间方能水落石出,但是我坚信世界会变得更公正、更民主、更繁荣。而且,我们能够为此做出贡献。”
诚然,正如赖斯所说的那样,一位领导者常常要在巨大的压力、短促的时间和不完整的甚至错误的信息基础上,做出影响历史进程的重要决定,而决定一旦做出,就必须要有人承担相应的责任。虽然赖斯并不情愿被一再地追问有关伊拉克战争合法性的问题,但对于这样一个影响着美国命运和世界历史进程的重要决定,相信这不会是她最后一次接受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