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王子烨 韩景龙 编辑/王子烨
“在那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有一群蓝精灵,他们活泼又聪明,他们调皮又伶俐……”随着电影《蓝精灵》的公映,“山的那边海的那边”被架空出各种后缀,“蓝精灵体”火了,来自童年时代的好朋友们现在成为了吐槽专用。有《变3》《哈7》在前,无论是口碑还是制作水准都不尽如人意的《蓝精灵》亮出整个暑假怀旧的最后一张底牌,尽管口碑毁誉参半,《蓝精灵》首日票房还是以1500万元告捷。看到这些蓝色小人走出丛林大闹纽约时,我们也想吐槽一句别再怀旧了!来点新鲜的吧!但在新鲜的还没出炉之前,本报盘点出蓝精灵家族档案,蓝精灵能活多久?他们如何繁殖?蓝精灵村真是共产主义乌托邦的隐喻吗?看后就知道。
哦3D的蓝精灵,哦不给力的蓝精灵
从小屏幕走向大银幕,蓝精灵也像《变形金刚》一样由2D形象脱胎换骨成为3D动画与真人结合。虽然勉强算是大制作,但这一次《蓝精灵》非但没在视觉上达到和《变形金刚》一样让人震撼的效果,就连好莱坞卡通片中最擅长的搞笑幽默也没有体现出来。《蓝精灵》北美上映后,遭到影评界的尖刻评价,称其剧情毫无创意,但这丝毫不影响观众乐意买单,票房一路飘红。
虽然电影版《蓝精灵》将整个舞台穿越到纽约并加入了大量的人类角色,整部电影中蓝精灵的戏份还是占了绝对比重,但除了开场几个蓝精灵骑着鸽子飞翔的场面(但明显逊色于那些大蓝精灵阿凡达的飞翔)还有一些3D电影的样子,电影大部分都更像是一部加长版电视动画。蓝精灵们说着不痛不痒的笑话,最后与格格巫的对决更是有惊无险。这样的设定当然是为了勾起很多观众童年的回忆,不过在影院中面对大银幕,那种久违的亲切感还是无法掩盖电影本身的平淡。
大反派格格巫是整个电影最大的亮点。比之动画里形象的阴险老迈,真人版格格巫还算年轻英俊,配合地中海式科学家发型和红色长袜更能触动萌点。他的搭档阿兹猫,在表情生硬的蓝精灵衬托下也显得生动了许多,每次与格格巫一起出场,都让观众有种看德云社相声的感觉。这部电影的全部笑点几乎都是来自这对卖萌组合。
对一部情感生硬、故事老套的电影来说,仅有一两个讨喜的形象显然不够。但更令观众反感的还有电影中泛滥的商业植入,由于索尼公司是蓝精灵的东家,大量的索尼产品从蓝光广告到液晶电视充斥着蓝精灵的纽约之行,导演后来干脆直接让蓝精灵们玩起了PS3的音乐游戏,显得不伦不类。
当然,对于这么一部除了打回忆牌再无追求的影片来说,说什么都多余,人家卖的压根就不是电影。
山的那边海的那边……记忆中的蓝精灵
限于篇幅,电影中只有蓝爸爸、蓝妹妹、笨笨、健健、聪聪、厌厌6个蓝精灵登场。虽然电影中也特意加入了对蓝精灵的介绍,甚至在图书馆中他们还找到了自己的生父比利时漫画家贝约(Peyo)的手绘本,但还是无法体现出蓝精灵整个家族的魅力。既然3D《蓝精灵》贩卖的是回忆,那我们也为这段记忆加几个标注,蓝精灵家族谱大复习的时间到了!
蓝精灵是什么?
如果说熊猫是中国的国宝,那比利时的国宝就是蓝精灵。蓝精灵的起源有些无心插柳柳成荫。1947年,漫画家贝约开始发表漫画《约翰》,故事的主角是两个中世纪武士约翰和皮鲁特,蓝精灵只是次要人物,但孩子们看后都对蓝精灵着迷。贝约欣然接受了孩子们的兴趣转向,开始专门为这些蓝色小人创作独立的漫画。考虑到大森林是绿色的,小精灵们总藏在树叶中,所以不能再用绿色。而红色太鲜艳,黄色不好看,所以就有了这群蓝色的小精灵。
蓝精灵如何走向世界?
1959年,比利时国家电视台率先制作了第一部《蓝精灵》动画片。1975年,由贝约亲自监督的动画电影《长笛蓝精灵》于1983年被美国引进,居然获得了1100万美元的高票房。随后因制作《汤姆和杰瑞》等动画片而赫赫有名的美国“汉娜-芭芭拉公司”购买了蓝精灵的版权,并使用比利时的班底制作了427集的动画片《蓝精灵》,这部作品随后风靡全球,在美国的收视率高达42%,打破了NBC近20年的收视纪录。5年之后,这部美国制作的动画片《蓝精灵》被中国引进,由广东电视台译制,随即引发全民观看热潮,成为一代人的集体记忆。
为什么只有蓝妹妹一人是女生?
答案很简单因为她是“被制作”出来的。在原版动画片中,格格巫为了让蓝精灵内部瓦解,用一团施了魔法的蓝色泥巴、香料、几滴鳄鱼的眼泪、半包谎言、喜鹊叽叽喳喳的叫声以及一块最为坚硬的石头制作了一个女间谍。最后,蓝妹妹被蓝爸爸用魔法拯救,变成了真正的蓝精灵。
蓝精灵如何繁殖?
一直以来蓝精灵如何繁殖是不少人心中的谜。因为除了唯一由格格巫造出来的蓝妹妹外,剩下的蓝精灵清一色都是男性。于是有人说蓝精灵是不繁殖的,因为他们寿命够长。但还有一种比较合理的说法是,蓝精灵通过一种魔法(类似人类的“克隆术”)无性繁殖。当一个蓝精灵寿命到尽头的时候,取其身体的毛发运用魔法就能变出一个一模一样的。这更符合蓝精灵人口和角色固定不变的事实。
格格巫为什么要抓蓝精灵?
在动画片《蓝精灵》中,最大的反派是格格巫,他是个狡猾贪婪的炼金术士,时刻谋划着抓住蓝精灵,用他们的肉炼出金子,再把他们丢到锅里煮汤给阿兹猫喝。但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失败,格格巫、阿兹猫都未曾放弃过自己的“梦想”,在3D《蓝精灵》中他们甚至一路从森林追到了纽约。
蓝精灵能活多久?
蓝精灵寿命很长,年轻的蓝精灵大都有100多岁,蓝爸爸有300多岁。蓝精灵家族都是男性,身长大概3个苹果那么高。蓝精灵村庄有99个蓝精灵(第100个是后来的蓝妹妹),他们居住在大蘑菇做的房子里,名字大都由他们的性格特点命名。蓝精灵喜欢的食物是精灵树上的蓝精灵果。
蓝精灵家族谱
蓝爸爸:蓝精灵头领,只有他一人的衣服是红色的,象征着权威和地位。
聪聪:蓝爸爸的助手,黑框眼镜是聪聪独特的标志。聪聪是一个喜欢自作聪明、出风头,同时又胆小怕事的蓝精灵。聪聪的口头禅是:“爸爸常说……”
笨笨:笨笨总是笨手笨脚,老打翻东西。笨笨因为笨被其他蓝精灵看不起,一直想学巫术。在电影版中,笨笨终于不依靠巫术战胜了格格巫,成为主角。
健健:体壮如牛,右胳膊上有个穿箭的红心。在蓝爸爸不在的时候,健健充当蓝精灵的领头人。
厌厌:紧皱的眉头,对任何事都不满意,口头禅是“我讨厌……” “我讨厌格格巫!”“我讨厌巨人!”“我讨厌干活!”但大家注意:厌厌从来没有讨厌过蓝精灵中的某个人,他一直暗恋蓝妹妹,但不知为什么,在电影中突然对M&M豆的玩偶情有独钟。
蓝妹妹:唯一的女蓝精灵,她一头金色长发,白色连衣裙和高跟鞋,再加上长长的弯曲的睫毛和妩媚动人的眼神,是很多蓝精灵心目中的梦中情人。而这个形象的加入,是由于画家妻子提出蓝精灵为什么全是男人的质疑,于是贝约就命令格格巫做了一个女性蓝精灵。然后他们都成功了。
电影中未出场的蓝精灵
惰惰:总是一副睡不够的样子,大多数时候在睡大觉,非常懒惰。
乐乐:喜欢恶作剧,最喜欢抱着一个会爆炸的礼物箱子走到人前说:“送给你一件礼物!”
灵灵:一个天才发明家,耳朵上别着一支笔,是个穿背带裤的蓝精灵。
梦梦:盼望刺激、冒险的生活,不喜欢平淡。
浮浮:帽子上有朵花,手里总是拿着个镜子的蓝精灵,就是蓝精灵里面最爱美的浮浮了。
平平:蓝精灵中的小号手,总是随身携带小号,但他吹小号的水平实在不敢恭维。
诗诗:蓝精灵里的诗人,喜欢作诗,动辄诗兴大发。
画画:蓝精灵里的画家,爱好作画。
反派人物
格格巫:鹰钩鼻子、秃顶、瘦高的男性巫师,魔法十分烂,经常弄巧成拙。格格巫一心想用蓝精灵做汤或者炼金子。他永远处于上身极度前倾地追逐蓝精灵,或得意洋洋配药的状态之中。
阿兹猫:动画片中是一肥胖慵懒的棕色猫,但在电影中却变成了长相英俊、笑容猥琐的虎斑猫。它是格格巫的仆从,有时也充当格格巫的撒气工具。阿兹猫并不情愿受格格巫指使抓蓝精灵,每次都会因为格格巫失败而暗暗大笑。
大嘴:电影中并未出现,但在动画片中人气极高,是一个弱智、粗壮的原始人,极具蛮力,总是处于饥饿状态,其口头禅为:“大嘴饿了,要吃饭!”
嘉嘉女巫:电影中未出场,一个邪恶的巫女,算是蓝精灵和格格巫之外的第三方势力,与格格巫有着扯不清的暧昧关系。
蓝精灵和Smurf主义
被意淫、被解构向来是热门文艺作品常见的归宿,《蓝精灵》这部风靡世界几十年的经典动画也难逃此命运。对于《蓝精灵》最著名的解读莫过于Smurf主义。Smurf这个英文单词是“small”(小)+“dwarf”(矮人)+“mushroom”(蘑菇)3个词杂糅而成,代表蓝精灵。 Smurf可以当做名词:Oh My Smurf(我的天)!也可以当成动词:I smurf you (我喜欢你)!甚至可以当做脏话。电影中男主角生气时连说了3个“Smurf”,蓝爸爸非常震惊,其粗俗程度闻所未闻。
当然,铁杆粉丝们总能发现弦外之音。有人针对Smurf主义浮想联翩,认为它是暗示Soviet/Socialist Men Under Red Father (红色父亲领导下的苏维埃)。除了BOSS蓝爸爸穿着具有鲜明标识的红色衣服外,其他人一律穿着统一制服状的裤子,搭配白帽。蓝爸爸有300多岁,具有精神领袖的地位。从形象上看,蓝爸爸甚至有着和马克思一样的大胡子!大多蓝精灵并无本质差别,顶多是分工不同,而且在蓝妹妹出现前,所有的蓝精灵都为男性。他们财产公有,集体劳动,在经济上自给自足,这简直就是共产主义社会的范本。
在对Smurf主义的解构中,格格巫则代表着万恶的资本主义,他穿着黑袍、黑眼珠黑头发,在西欧的文化语境下,他的犹太特色强烈。阿兹猫作为格格巫奴役的对象,没有辨别能力,只会盲从。格格巫总是用各种各样的诱饵试图瓦解蓝精灵,最后甚至创作出蓝妹妹这个蓝精灵中唯一的异性去勾引他们,可是在蓝爸爸的感化下,蓝妹妹还是成了蓝精灵的伙伴,延续着精灵村里只有亲情没有爱情的社会主义路线。
其实如此联想也不是空穴来风,在《蓝精灵》全盛时期的六七十年代,正是西欧左翼运动热火朝天之时。当时,许多欧洲知识分子仍然被各种形式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潮深深吸引。《蓝精灵》带有某种共产主义思想的时代印记也算紧扣当时“先进文化的发展趋势”。
上搜狐微博 与明星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