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与死圣(下)》Harry Potter and the Deathly Hallows: Part 2
评分:8.0 导演:大卫·叶茨
主演:丹尼尔·雷德克里夫/艾玛·沃森
对于哈迷来说,电影院里的最后一集才是不忍离去的谢幕。无论是恶人如伏地魔,圣人如邓布利多,还是善恶难辨如斯内普,都随着整个魔法世界彻底消失。明知是虚构的世界,可伴随了十几年的伙伴终将离去时,人人如梦中醒来,依依不舍。哈利是注定要胜利的,哪怕他胜得有些牵强,伏地魔的低级错误也没有机会再去深究,在罗琳越来越黑暗,愈来愈现实的笔调下,只有这个结局还遵循着上亿孩子们的“巫师梦”。当中年哈利、赫敏、罗恩和马尔福重回站台时,岁月的感慨变成了下一代的希望,观众们回首,早已过了做梦的年纪。
最后一集里关键的角色并非哈利,而是忍辱负重的斯内普,这个阴郁偏执的男人,直到最后一刻才证明了自己的伟大。他永远深爱着哈利妈妈,对于她的儿子则感情复杂,这个悲情的男人从第一集开始就“刁难”哈利,却在关键时刻献上了自己的生命。在斯内普被巨蛇蹂躏之后,哈利终于知道了真相,他突然长大了,和所有同龄观众一样长大了。闪电纹的秘密,一直是罗琳苦心经营的悬念,揭示时的震撼感甚至超过了伏地魔的必杀技。作为整个系列的高潮,《哈利·波特与死圣(下)》其实只有一幕大戏霍格沃茨保卫战,一切铺垫都顺理成章,节奏趋向于平缓,对魔法对决的渲染,反不如解密来得过瘾。作为离开舞台的角色,小天狼星、哈利父母、邓布利多、幽灵、大蜘蛛、牝鹿……纷纷再度现身,就连胖乎乎搞笑的纳威同学,也在关键时刻化身为“希腊式”的英雄人物。看着熟悉的人和物,在崩塌的魔法学校里一一回归,就好像是一场演出结束后,所有演员回到台前谢幕,迎接着鲜花和掌声。
本月酸莓:《变形金刚3》Transformers:Dark of the Moon
导演:迈克尔·贝
主演:希亚·拉博夫/罗茜·汉丁顿-惠特莉
若不是“赤裸裸”的植入广告,迈克尔·贝完全可以把影片的前一个小时统统剪掉,直接让汽车人与霸天虎、御天敌大决战,在3D镜头下彻底毁掉华盛顿和芝加哥。影片中的战争场面宏大、复杂、也很悲壮,后半部几乎回到了“外星人入侵”的传统灾难片套路上。许多熟悉的变形金刚被毫不留情地撕裂,震荡波和他的巨型蚯蚓占据了压倒性的“视觉优势”。铁皮、红蜘蛛等主要配角的相继阵亡,也会让“刚粉”们回想起当年G1过渡G2的“大电影”。《变3》剧情的混乱比《变2》有过之而无不及,附会历史的把戏多玩几次就不管用了。山姆的新女友大部分时间只会卖弄身材,拙劣的演技和哭丧的表情实在是浪费了角色,让威震天突然反水的逻辑根本站不住脚,无论是“脑残”金刚还是神勇人类,都只是“洒狗血”剧情的牺牲品。迈克尔·贝用特效轰炸阻止了观众思考,连林肯像都可以毁掉,剩下的就只有眼球和耳膜的快感了。“炸毁一切”才是他最终极的价值观,换回的可是货真价实的票房。
水准推荐:《赛车总动员2》Cars 2
导演:布拉德·刘易斯
配音:欧文·威尔逊/迈克尔·凯恩
评分:6.0
无论是技术水准,还是情怀宣泄,《赛车总动员》都不是皮克斯第一流的作品,但在衍生产品的开发和销售上,这个满是拟人化的汽车世界,给迪斯尼带来了滚滚财源。《赛车总动员2》中最大的亮点,不是打酱油的赛车,也不是打鸡血的拖车,而是那辆从容潇洒的阿斯顿·马丁。
当迈克尔·凯恩配音的“邦德车”以一敌百,犀利征战于海面和城区时,皮克斯自信地发挥了对类型电影的理解。然而在情怀上,这部充满商业野心的作品,却遗憾地丢掉了皮克斯最珍贵的传统,浪费了不错的人设。
因为有个“环球比赛”,《赛2》的角色、场景比第一集提高了一个数量级。各国风俗景观惟妙惟肖,无论是日本还是意大利,伦敦塔还是巴黎桥,都被渲染得既亮丽又逼真。然而遗憾的是,蜻蜓点水的景色没能和剧情联系起来,“马桶”、“芥末”等猎奇式的文化标签,只能增加肤浅的笑料,无法像《料理鼠王》那样打动人心。
板牙一路上脱线憨傻,却在最后时刻挫败了阴谋,剧情的转折显得生硬敷衍。观众们在枯燥的对白中,几乎是被驱赶着从一个城市跑到另一个城市,画面虽好,却无从深入,更没有《赛1》那种“公路情结”。因为散漫的情节,缺乏推动力的高潮,同是海湾美景,《赛2》就没能营造出《里约》中的情感。《赛2》的周边玩具肯定能借此热销一把,但是作为一部电影,皮克斯和大佬拉赛特或许应该反省一下,是否还在遵循“最关心故事”的座右铭。
本版撰文/董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