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特型演员,不少人眼前脑海会浮现出一长串名字:古月、王铁成、卢奇、王伍福、唐国强、刘劲……真实的历史似乎就镌刻在他们的脸上,他们在荧屏上接续了一代代人对国家对历史的认知。但是逝者如斯,这个名单日渐凋零,荧幕上的伟人们渐渐地口音变了,形貌也疏离了。
《建党伟业》的热映掀开了这一话题的面纱:特型演员正在消失。这一明星云集、革命领袖风云际会的大制作中,仅有孙中山的扮演者马少骅是特型演员,其余诸位也就刘烨(在线看影视作品)算得上神似青年毛泽东,陈坤(在线看影视作品)演周恩来韩庚(在线看影视作品)扮邓小平,完全没有了造型上的相似,只能是靠演技来弥补。这一点,既有着市场意识的改革举措,也折射了现在红色主旋律影视剧的一种无奈——题材越来越多,市场越来越大,特型演员的队伍却青黄不接。
改革开放三十年,影视文艺终结了样板戏时代,政治决定一切的时代也随之结束,影视剧的宣传教化功能日益弱化,社会发展多元化,人的价值重新觉醒,全民跑步冲进娱乐圈。至于红色题材影视,我们创造性的保留了特型演员这一行当,挑选形似伟人的演员,加以打磨,力求真实地再现领袖风采。这种做法,一方面弥补了伟人去世后社会急剧转型带来的心理创伤,另一方面在追求历史真实感和艺术性上能有所体现,也适当照顾了老中青各层次的胃口,让革命文学有个平缓的落地过程。
世易时移,市场经济发展起来了,人民的物质文化极大地丰富了,直接的明证就是影视圈的俊男靓女越来越多,审美角度变化,细皮嫩肉性别界限模糊,无论化妆技术多么先进,特型演员们的棱角还是渐渐被羽化了。
与此同时,我们也在和特型演员这一行当告别,当我们习惯了一个个操着普通话、外貌迥异的“领袖们”在荧屏上叱咤风云,当我们习惯了革命不再是流血斗争而是花前月下,当我们也习惯了伟人的扮演者活跃在广告舞台的时候,我们可能还在继续追问历史是否需要真实呈现,但是我们会更惊讶地发现这才是一个成熟理性的公民社会。
曾几何时,伟人故去,全国上下泪流成河,亿万人仿佛一瞬间都失却了主心骨。特型演员的出现,正是顺应了这一需要。历史和时代赋予的使命也有完成的时候。因为宇宙万物,没有什么是不朽的。新陈代谢,生老病死是世界的不二法则,艺术事物概莫能外。特型演员这一行当,也得遵从这一规律。
从《大河奔流》到《大决战》再到《开国领袖毛泽东》,和如今的《建国大业》、《建党伟业》,既是特型演员告别舞台的路线图,也是影视剧日益繁荣的明证。时代在变化,除了红色影视剧,还有各种各样类型的影视、选秀、娱乐节目,不过瘾的观众还可以自己制作节目,我们秉承的是娱乐精神,需要的是身心放松的娱乐。
当然,任何告别都是感伤的,因了这些演员们的精湛表演,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才看到了还原了的历史。每一位劳动者都是值得铭记的,影视剧的丰碑上面会永存他们的名字。但是任何时候我们只是无限地接近历史,没有了形似,靠演技塑造的神似将是历史的另一种真实。这是时代的嬗变,也是社会的进步!
何殊我(娱评人)
搜狐娱乐评论频道特约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搜狐娱乐评论频道投稿信箱:yulepinglun@sohu.com,优稿优酬。
|
上搜狐微博 与明星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