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娱乐 > 日娱频道 > 2011年日本电影周|日本电视周|日本动漫节 > 新闻动态

山田洋次:拍《母亲》反思日本侵略战争(图)

来源:北京晨报
2011年06月10日08:29
山田洋次
山田洋次(资料图)

  北京晨报讯 当电影《母亲》的片尾字幕放完,场灯刚一亮起,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快步走上舞台,身姿竟很轻松。现场观众还未拭干脸上的泪水,便热烈鼓起掌来,久久没有停息。这位老人就是年届八十高龄的日本电影大师山田洋次,其作品《远山的呼唤》、《寅次郎的故事》等曾给中国观众留下过那么深刻的记忆。昨天下午,北京电影学院为庆祝山田洋次从影50周年,放映了他3年前拍摄的反战影片《母亲》,这是山田洋次的第80部故事片,现场很多观众都被感动得热泪盈眶。

  拍《母亲》反思日本侵略战争

  昨天放映电影《母亲》时出了一点小意外,影片开始10分钟,都没有中文字幕。现场的大学生观众绝大多数不懂日语,纷纷用鼓掌的方式提醒放映员,显得礼貌而有秩序。当确知工作失误未配上字幕时,主持人拿着话筒现场做起了同声翻译。

  就是这种特殊的观影过程,大家依然被《母亲》深深打动。电影讲述了“二战”期间一个日本普通家庭的故事,父亲因为反战思想著作被关进监狱,母亲带着两个女儿小初、小照艰难度日。父亲用写信的方式鼓励女儿,自己最后死在了监狱中。常来小照家帮忙的山崎先生最后也被迫入伍,死在太平洋战场上;而美丽的姑姑在广岛原子弹轰炸中遭遇核辐射去世。

  一同登场的老导演谢飞看着满头白发的山田洋次,动情地说:“山田先生在这样的高龄,还拍了这样一部反思战争的现实主义电影,我特别敬佩!”

  “电影描写一户人家的家庭生活,但这个家庭背后流动着巨大的历史。我想通过这个电影表达法西斯给普通老百姓带来的痛苦。那场战争让日本陷入了泥潭,也希望中国朋友看电影时能唤起那段回忆。”山田洋次介绍,《母亲》根据黑泽明导演的一位助手原野照代的回忆录拍成,原野照代就是电影里的那个小女儿。他希望大家能从电影中得到教训,并把教训传递给下一代。

  当初觉得“寅次郎”不可笑

  山田洋次的电影虽然是深刻表现现实或历史的题材,但不乏喜剧感,总能激起观众的笑声。《母亲》放映时也是这样,片中山崎先生每次一出现就会博得观众笑场,直到最后悲剧性的一刻让观众泪流满面。山田洋次连续拍了28年的《寅次郎的故事》系列也是如此,电影非常喜剧化但绝非闹剧。

  “我喜欢用喜剧性的手法描写现实,现实生活的人大多有喜感,即使很严肃的人也有这一面。”山田洋次透露,他自己拍第一部电影时,并没有想过要拍成喜剧,就是顺其自然。“我当初觉得《寅次郎的故事》并不可笑,结果电影院里观众的笑声不断,很让我意外。”

  谈起著名的寅次郎形象,山田洋次认为这是一个不靠谱的人。“他一无是处,没有干过一件正事,一看到漂亮姑娘马上就坠入爱河。我们可以想象,社会上有很多这样的人,就会对他们有一颗包容的心。观众看了觉得好笑,也觉得自己有缺点,除了激发他们的同情心之外,也会觉得自己很可爱。”

  当导演只是命运凑巧

  作为日本最有成就的导演之一,山田洋次已经度过了50年的电影生涯,却完全没有大师的架势。在提到自己当初为何走上拍电影这一条路时,他直言自己当学生时从来没想过要做导演。“那时我不想当官,也不喜欢当公司职员,就想自由自在,不愿意被束缚。”山田洋次笑着说,上世纪50年代日本的电影公司特别多,自己碰巧去考试进了电影公司。要是他去报社考试,可能后来就成了一名记者。“我当导演可能是命运使然吧。不是我选择当导演,而是导演这个职业选择了我。”

  虽然已经拍了80部电影,但他却表示“拍得多不算什么,我是到现在才懂得拍电影。”这句话颇让人吃惊。山田洋次解释,自己直到现在才理解黑泽明当年的一句话拍电影就像烧陶器,最好的陶器不必过于强调烧陶技术,反而会有意外的收获。不过,他语重心长地说,要用虔诚的心去祈祷,才会拍出真正出色的电影。他的下一部新片是重拍小津安二郎导演的《东京无语》。

  谈起中国电影和导演,山田洋次也是如数家珍。他最近看了冯小刚的《非诚勿扰》、《唐山大地震》,也看过《投名状》、《三峡好人》。尤其对贾樟柯导演的《三峡好人》山田洋次赞不绝口,认为中国现在的商业大片很多,但更需要这样的电影。

  记者手记

  世俗而深刻的山田洋次

  周南焱

  坐在电影学院的放映厅里,当《母亲》片末部分的独白响起,眼泪再也忍不住夺眶而出。好像很久没有看到这样打动人心的电影了。一个80岁的老人还能拍出这么好的电影,反思战争给平民带来的创伤,实在太罕见。面对山田洋次,除了鼓掌,还有心中升起的那股敬意。

  上世纪80年代,山田洋次的《远山的呼唤》和《幸福的黄手帕》,构成了一代中国观众的记忆符号。人们对山田洋次的评价,往往集中在两个关键词上:庶民和通俗。他的关注点总是落在平民身上,电影也是拍给普通观众看的。在电影中发掘普通人的生活情感,原来人和人之间的感情可以如此微妙而又美好。当然还有《寅次郎的故事》,这部系列电影成了山田洋次的一块招牌。

  进入21世纪之后,山田洋次来了一次题材大转变,将镜头对准了日本幕府时代的底层武士。他的“武士三部曲”《黄昏清兵卫》、《隐剑鬼爪》、《武士的一分》塑造了一群独特的武士形象。这些武士片实质上还是着眼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重点刻画武士的家庭和感情故事,非常平民而世俗化。

  即便是反战电影《母亲》,山田洋次还是从普通家庭生活入手,反思战争对平民生活的破坏。把严肃的主题融入日常化的情节中,让观众感觉到战争并非只是发生在遥远的战场上,而是跟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山田洋次持久的艺术生命力也正在这里,他的电影从不脱离平民生活,既包含着社会批判,又展现了人间温情。

  在中国导演中,也许只有冯小刚的电影具有相似的特色。但相比山田洋次,冯小刚似乎多了一份喜剧色彩,而少了一份深刻的反思。冯氏喜剧过多依靠流行性的台词去制造笑果,而山田洋次更多从人性中表现生活喜感。在中国电影高速发展的今天,山田洋次这样艺术与商业性兼备的导演,无疑会给中国电影人极大的启发。

上搜狐微博 与明星对话

(责任编辑:衣云鹤)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