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娱乐 > 戏剧 drama > 深度评论

精品购物指南:那话剧中的小说 这经典中的精华

来源:精品购物指南 作者:李星池
2011年06月07日15:42
《爱情的印象》
《爱情的印象》


  撰文、编辑/李星池

  纵观5月下旬的演出市场,好几部话剧都改编自文学作品,以小说为主。文学作品一直是戏剧创作的重要来源,可毕竟载体不同,就像两种语言,时常有共通之处,可在某些地方,却也无法相容。文字静止,阅读中形成的画面主要靠想象,人不同画面亦不同,而戏剧动态,虽然也有台词,可演员在舞台上并非是雕像一座,或猥琐搞笑,或感叹人生。如何把原著的魅力高保真地呈现于舞台上,这才是观众们最关心的。

  6月3日,《四世同堂》将重回北京舞台,这部由田沁鑫执导的大戏去年首演时就相当曲折,因为各种原因,这部在北京排练的戏首演居然是在台北,然后在全国各地演了一圈后才回到北京。创作该剧剧本的过程中,田沁鑫多次卡壳,剧本第三幕死活定不了稿,演员们情绪低落,某一天凌晨两点,坐在国话旧址三楼办公室里的田沁鑫意识到剧组就快要支撑不下去了,于是强行动笔。“除了上厕所的时间,一直写到当天下午两点”,居然得到了一个让大家都比较满意的东西。

  《四世同堂》原著接近一百万字,把如此宏大的长篇小说搬上舞台,还要尽可能地还原作者的初衷表达,难度着实不小。一百万字到三个小时,即使是大删狂删,也无法做到,还有丢失重要情节的危险。田沁鑫在此借用了中国传统戏曲的写意手法,比如车夫拉着人物在舞台上跑圈,简单的对话中浓缩了复杂的事件,节省了时间的同时保住了关键情节。

  相比《四世同堂》,《家》有自己的优势,经过曹禺之手,《家》的剧本早已是改编典范,导演李六乙需要做的,仅仅是“让每个演员调动天性、张扬个性”。《家》剧本的改编精髓在于,尽管事件有删节,但人物都立起来了,有了鲜明的人物,剩下的就好办多了。

  话剧《爱情的印象》改编自已故作家史铁生的首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光听书名,就知道小说讨论的主题非常形而上,为了尽量再现史铁生的原意,剧中对白基本从原小说中而来。一个因失恋而满头银发的医生,一个出轨的妻子,一个尊严受伤的画家,一个四处奔波的导演,他们在寻找着印象中的那个人、印象中的爱情,可阴差阳错,遇到的总是陌生人,可陌生人真的陌生吗?一切都来源于人们的所思所想,陌生和熟悉本无差别,印象中的爱情令人怀念,现实中的亲密关系危险易碎,不是我们太敏感,是过去的印象留下的痕迹太深。这部探讨了人生、爱情、哲学的话剧被放在了人艺实验剧场演出,或许,对于大部分疲惫到懒得思考的上班族,它还是过于小众。

  与上述三者不同,话剧《知己》不是改编自小说,可该剧也与一首词有着紧密的关系。该剧讲述了清朝一段“士为知己者死”的故事。顾贞观为了救回被放逐东北边疆的吴兆骞,多年奔波、忍辱负重,当顾贞观得知好友的艰苦处境,写下了《金缕曲》赠之。人艺版的话剧里,《金缕曲》贯穿于整剧中,好友间的想念,为友求情时受到的屈辱,无不体现于词作中。为知己能做任何事,古人的坚持与气节,堪比黄金,让人动容。

  剧评

  关于爱的传说

  《精卫填海》的故事我们耳熟能详,一只叫精卫的小鸟因为大海夺去了她前世的生命,于是心怀仇恨,发誓要把大海填平。她的子子孙孙也继承了她的事业。后人就用“精卫填海”这个成语来形容一个人为了自己的目标坚持不懈努力奋斗。如今木偶剧院的六一大戏《精卫传奇》正是改编自这个古老的传说。只是精卫填海的目的是为了保存大家赖以生存的土地和粮食,精卫本是个活泼快乐的女孩,为了大家的幸福,她化为火红的凤凰,终生奔波在海洋之上。

  我们可以说这样的奉献人间少有,只有神话才能体现这人性中的大爱;我们可以说这样的女孩太罕见,只有戏剧里才有这样理想的角色。然而这一切又是这么的合情合理,或许是高端的多媒体技术打造了远古时代的梦幻,或许是精卫与父亲间的真情穿起了故事的原委……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进入剧场的已经长大的我们与孩子们在此剧表达的真善美中共同成长。对爱的呼唤永不停息,但愿我们在爱的传说中走出剧场,在生活中活出爱来。

  推荐

  《功夫诗·九卷》

  演出时间:6月18日

  演出地点:保利剧院

  推荐指数:★★★

  功夫和诗有很多共同之处,两者的妙处都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两者的高深境界都可用“行云流水”来形容。《功夫诗·九卷》分成九个章节:净、经、勤、灵、听、形、倾、定、境。每个章节分别展示了功夫与其他艺术形式的结合,芭蕾舞、蒙太奇、百老汇语言、现代舞等艺术形式与功夫相结合,给观众呈现了东西方艺术的完美融合——不仅仅是形式,更重要的是神韵。就像功夫战拳击、功夫战泰拳一样,功夫与其他艺术形式的结合本身就是一大看点,是以柔克刚还是硬碰硬,每个细节都值得期待。

  “菊坛传响”北京演出周

  演出时间:6月3日起

  演出地点:梅兰芳大剧院

  推荐指数:★★★★

  传统京剧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万人空巷”正是形容当初看戏时的盛况。梨园艺术延续至今,迎来了它再度绽放的春天。“菊坛传响”京剧文化周开演在即,于魁智等当红艺术家将携丁晓君等青年演员共同演出《红鬃烈马》等经典“骨子老戏”。或许我们已经看腻了“先锋”,已经对日新月异的多媒体舞台司空见惯,在这个乍冷乍热的初夏,融合了传统文学、戏剧、音乐、舞台、美术的京剧就像一阵清爽的风刮过,空气里散发着历久弥新的香气。

(责任编辑:崔延)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