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娱乐 > 娱乐评论

第568期:“小喇叭”第三春:奏响童年的记忆

来源:搜狐娱乐 作者:赵二宝
2011年06月02日18:11
[提要]  如果打开记忆的八音盒,我们是不是能听到这样的声响“小朋友,小喇叭节目开始广播啦!”这个创办于上世纪50年代的儿童广播节目,随着一则“《小喇叭》竟然成为2009年卓越亚马逊音乐排行榜最大的黑马”的新闻,在55岁之际迎来了第三春。[我来说两句][往期回顾]
正方:备受追捧 勾起童年记忆

    当那句稚嫩的奶声奶气的“小喇叭开始广播了”响起时,相信很多人会被拉进童年的记忆。这个中国寿命最长最专业的儿童广播节目在经历大起大落之后,依然不改初衷坚守着自己“小朋友说了算”的信念,在半个世纪之后再次受到追捧,不是一个偶然。老当益壮,它会越走越好。

反方:绝境逢生 前途依旧艰难

    在电视、网络成为主流的今天,整个广播事业都不景气,儿童广播节目更是凤毛麟角。只能说《小喇叭》的再次复活是个奇迹是个偶然,这一切都是曾经的80后如今的“妈妈粉丝团”的怀旧情结在作祟。但是她们毕竟不是真正听众,当热情褪去后,《小喇叭》能否吹响还是未知。

票数:1
票数:1

  80后生人回忆起童年,总是对《大风车》、《动画城》、《黑猫警长》、《葫芦娃》之类情有独钟,至于几起几落的广播节目《小喇叭》,他们似乎并不感冒,可见电视媒体的发展对广播冲击之深。然而时隔十年当我们回过头去寻找童年记忆时,却发现上列的电视节目要么改版要么停播,全没了小时候的韵味,反倒是很少关注的《小喇叭》却一直坚挺到现在,那一声“嗒嘀嗒、嗒嘀嗒、嗒嘀嗒,小朋友,小喇叭节目开始广播啦!”一响起,便让你心里惬意无比,甚至恨不得翻箱倒柜找出个奶嘴,放到口中猛嘬一通才肯罢休。

  “1956年9月4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创办《小喇叭》,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小喇叭》成了小朋友的童年良伴。‘文革’期间《小喇叭》停播,1978年11月6日《小喇叭》复播,迎来了事业第二个高峰。2009年《小喇叭》成为当年卓越亚马逊音乐排行榜最大的黑马,突然受到‘妈妈粉丝团’的追捧。”

  这三个时间截点证明,无论《小喇叭》经历了多少岁月,即便当年英俊挺拔的主持人如今已经年过半百成了老喇叭,它却依然是地地道道的儿童节目,并丝毫不改初衷。细究其中原因,一是《小喇叭》在前两次的的岁月起伏中,培养了一大批固定受众,现在的他们多数已为人父母(妈妈粉丝团),他们之所以对《小喇叭》追捧,盖因记忆二字,小喇叭声音一响起,就像记忆的阀门被打开,酸酸甜甜一股脑的倒出来,合都合不上。其次,《小喇叭》自身的不断改革是它拥有坚韧生命力的法宝,一句“小朋友说了才算数”,放在任何节目上都让人叹服。试想李晓冰老态龙钟坐在办公桌前,心却早已飞到幼儿园、游乐场,与孩子们一起嬉闹玩耍,这一切只为了能让节目内容更接近受众。倘若是媒体人看到这些,我想感动之余少不了些自惭形秽。

  为什么电视越来越发达,儿童节目不胜枚举,甚至专门的动画频道频频建立,孩子们却越来越没得看呢?零零后的孩子们只识得奥特曼和灰太狼,动画片制造商除了制作奥特曼和灰太狼,便只能制作奥特曼大战灰太狼,似乎除了他们俩之外,再无新鲜血液。多数人去追求收视率和票房带来的巨大利润,剩下《小喇叭》被推上风口浪尖,感受到巨大荣耀的同时,恐怕更多的是儿童节目制作人的无奈。

  前一阵子李敖和小S炒得凶,最终以李敖上五期《康熙来了》为条件缓解。节目中的李敖不改往日飞扬跋扈,直指电视节目制作人没有责任感,把恶俗烂俗当成收视率的不二法门。其实李敖说这话之前却不知道恶俗烂俗已经成了正统大势,如果把节目做高雅了,反倒没人看。回来看少儿节目,制作人只知道家长需要带孩子看什么,却从来没想过孩子们需要什么,节目创意永远不落地,便只能在空中飞呀飞,不如《小喇叭》那样触动人心。

  六一过去了,家长没放假,孩子们又只能守家里等爸妈带回奥特曼的光碟。明年此时,我们还能给他们个像样的礼物么?

  赵二宝(娱评人)

  搜狐娱乐评论频道特约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搜狐娱乐评论频道投稿信箱:yulepinglun@sohu.com,优稿优酬。

  我来说两句 查看评论
这是一个有特色的、成型的儿童节目。
很向往跟孙女听同一个节目长大的情景。
想起多年前寂寞下午与广播相伴的日子。
儿童广播不合时宜,消亡是迟早的事!
为了老去时有能怀念的东西,力挺“小喇叭”!
“小喇叭”是什么?从来没有听说过。

    上搜狐微博 与明星对话

(责任编辑:李瑞芳)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