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娱乐 > 戏剧 drama > 音文化

新潮流创作新红歌 成龙刘媛媛真诚心唱出真实情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伦兵
2011年05月09日10:26
《国家》、《民生》研讨会昨举行
《国家》、《民生》研讨会昨举行


  2009年底,由王平久作词、金培达作曲、刘媛媛和成龙演唱的歌曲《国家》作为建国60周年的献礼歌曲,受到广大听众的喜爱,从内地到香港,再到海外,歌曲《国家》以代表人民的爱国主义的心声而唱响。今年4月份,这个创作团队又推出了为庆祝建党90周年而创作的歌曲《民生》,歌曲同样以舒缓的旋律和平实的歌词吸引了广大群众。作为北京选送的作品,歌曲《国家》已经入选“唱响中国——群众最喜爱的创作歌曲”的初评36首歌曲。

  昨天,许多音乐专家和主创人员,以及资深媒体人聚在一起举行“从《国家》到《民生》作品研讨会”,研讨歌曲《国家》和《民生》带来的新红歌的热潮,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从歌曲《国家》到《民生》的推出,可以感受到主创人员找到了价值的自然抒发,找到自己的思想、理念、定位和准确的表达。因此这两首歌曲之所以受到各方的好评,也体现了‘新红歌’创作的新潮流,用平民化的视角,用真诚的态度创作热爱党热爱祖国的作品才是真正受到观众喜爱的作品。”

  词作者王平久昨天在研讨会上袒露自己的创作心声,他说:“我们创作这两首歌曲都是发自内心的,从《国家》到后来的《民生》,每首歌都希望能够通过普通人的视角来感动观众。《民生》表达的是我们党的一个承诺,‘人民是我的根,民生牵我心。’最后的‘人民在哪,力量在哪’这些歌词都是想表达人民的心声。在《民生》歌词歌曲出来后,先后征求了一千人的意见,不断修改,这个过程实际上是接受民众考验的过程。”而作曲家金培达告诉记者:“当初要写《国家》这首歌的时候,我没有写过这么大题材的,当时我知道这是一首红歌,我们希望这两首歌都能够不像以往的宏观,我们希望这首歌能够深入民心,希望听的人能够觉得很亲切,所以我觉得压力最大的就是在创作的时候,一方面怎么样才能够保持红歌应该有的气魄,它有一个主题在里面,但是另一方面怎么样把流行元素放在里面,让听的人感觉更加亲切,纯粹从音乐角度来说,即这两首歌在乐理上没有很大音乐的突破,但是在创作的概念上,的确在红歌的创作来说,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很新,我们把以往红歌唱的方式和配器旋律的方式走向流行的方面。”

  词曲作家何沐阳认为:“这两首歌仔细分析就是时代的旋律,我当时也了解王平久创作的感觉,一个就是非常人性化,因为我们之前把主旋律做到一个很平实的时期,很多作品都是网络上唱一唱,但是这首歌让人不会有距离感 ,它有内心的真情,这个非常关键。歌曲的创作从某种意义上,不管是团队的谁,都是一个过程,有各种思路,内地的思路和香港的思路融进来,这个视野是非常国际性的,作者也做了很多事,对内地的主旋律做了很深入的分析,以平实的旋律表现出来。”

(责任编辑:崔延)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