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娱乐 > 八卦频道 > 内地八卦

杨澜新书细解人生经历:太舒服就会变懒(图)

来源:京华时报
2011年04月29日14:33
4月24日,朱军等人前来为杨澜新书《一问一世界》首发式捧场。本报记者 吴平 摄
4月24日,朱军等人前来为杨澜新书《一问一世界》首发式捧场。本报记者 吴平 摄

  著名主持人杨澜新作《一问一世界》以六个问题为篇章题目,这些问题不仅串联起《杨澜访谈录》中给杨澜留下深刻印象的采访,也基本涵盖了访谈嘉宾集中的若干领域:国际政治、商业、文化、体育。当记者反问杨澜其中五个问题时,杨澜说,她有自信将《杨澜访谈录》这档节目做好,但在平衡家庭与事业时,她一路走得跌跌撞撞。

  “你真的那么有远见吗?”

  我不是擅长 预见未来的人

  1994年,杨澜放弃了在《正大综艺》红红火火的主持工作,选择去美国留学;1996年杨澜在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可以在美国开拓自己的新事业,但最终她选择了回国。而今,杨澜早已是中国著名资深电视节目主持人。在人生多个关键节点上,杨澜似乎都做出了自以为正确的决定。但是,杨澜并不认为自己是擅长预见未来的有智慧的人。她说:“幸运的是我比较早地明确了自己想要什么。留学、回归都是听从了自己内心的想法,没有顾及别人是怎么看的等外界因素。”杨澜说,当时决定留学,是想见识一个更大的世界,对自己的专业有所加强,希望能拥有一种国际化的眼光和包容的精神。至于回国的决定,也并不需要什么远见,只是缘于对国家情感、文化的认同。

  诞生于2001年的《杨澜访谈录》,在其10年成长历程中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杨澜透露,今年6月,《杨澜访谈录》会有一个全新的改版,在画面处理、观众互动方面有所变化。她说:“访谈类电视节目生命力很强,我有信心把这个节目做好。”

  曾经的挫折 是一大笔财富

  “你不想赢吗?”

  杨澜曾说,阳光卫视那几年的经历让她非常痛苦,她大概用了三四年时间才慢慢平复自己的心态。为什么会如此痛苦?

  杨澜说:“学生时代我就是个争强好胜的学生,有些事我可以不做,一旦做了就想把它做好。当时是希望做档人文纪录片频道,但是在商业上并不成功,辜负了很多人对我的期望,包括追随我的员工,这是让我最痛苦的地方。”杨澜说,现在回过头去看那段经历,她觉得那也是一份财富。

  在唯收视率论成败、娱乐化的趋势下,访谈类电视节目都被推到了深夜档,杨澜认为这也是访谈类电视节目的尴尬。她并不把央视主持人陈伟鸿、芮成钢以及朱军看作竞争对手,而是当作同一战壕里的战友。“我的优势在于嘉宾人物比较多元,这种广泛性对陈伟鸿、芮成钢而言却是约束。的确,比尔·盖茨来中国上了陈伟鸿的《对话》,让我有挫败感,但是克林顿来中国唯一接受的是我的采访,也让我很有成就感。”杨澜说,主持人不同的性格、背景,决定了节目的不同特色。

  姿势太舒服就会让人变懒

  “谁能在石头上轻松睡觉?”

  在《一问一世界》中,杨澜写到林怀民在训练云门舞集舞蹈演员时,为让舞者掌握舞蹈重心,练功后,让他们在河边石头上睡觉。杨澜借此比喻脱离了舒服的床这样一个熟悉的环境,去寻求新姿势新态度的探索和创造过程。《杨澜访谈录》也可称作杨澜和她的团队创造的影视艺术产品,她找到了在石头上睡觉的姿势了吗?

  杨澜说,她现在找到了一块喜欢的石头,但是睡觉的姿势还在不断调整,而这也正是吸引她的地方。“每周的访谈人物都不同,上一期可能是姚晨,下一期却是美国前财长,这一期是微博话题,下一期又是金融危机。这种跳跃性对我来说是挑战,能刺激我兴奋地积极地工作。我觉得如果睡觉的姿势太舒服了,人就会变懒。”

  有人说杨澜越来越娱乐了,包括做《天下女人》,越来越背离最初给人的“知性”印象。杨澜对此不以为然,“我觉得自己的个性、主持的节目都没有太大的改变。大家有这种印象可能是因为我主持的《天下女人》,可以说这个节目展现了我性格中更真实、感性快乐的一面,我其实很享受主持它的过程。” 杨澜说,《杨澜访谈录》也采访过不少娱乐明星,在嘉宾中比率占5%左右,比如王菲、姚晨、林志玲等,但是这个节目在选择明星时也有自己的标准。“比如,这个明星一定是引领了某种社会现象或引发了某一社会话题。”

  一个人需要好的支持系统

  “家庭与事业你是怎么平衡的?”

  “家庭与事业你是怎么平衡的?”这是杨澜接受采访时总被问到的问题。她说自己其实也做得跌跌撞撞,“比如春节前,当家里的阿姨要提前回老家时,我们家里就全乱套了,所以我说,一个人需要一个很好的支持系统。” 杨澜说,她很感谢阿姨,没有她自己就做不成事;她也感谢父母,虽然年过七旬,但身体很好,帮她把家务料理得井井有条,有时还替她去开家长会。“每个月初,我和老公都要对日程,看他哪天出差,那我也在那几天出差,这样我们就有更多时间都在家里。另外,我也感谢我的两个孩子,他们都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不需要我因他们的学习着急上火。”

  孤独是与自己对话的能力

  “你是否曾站在空空的舞台?”

  杨澜说,无论在工作时还是生活中,时不时她都会有孤独的感觉。“做文化企业有很多责任,当你发觉别人无法替你承担时,你就会有孤独感;当事业遭遇瓶颈的时候,我也会有这种孤独感。”但是,杨澜并不觉得孤独可怕,“在忙碌的生活中,在人来人往中,人们其实很难有心境和自己对话,其实我觉得这是当下生活的一个欠缺,忙起来容易,孤独很奢侈。”杨澜说,如果有时间让自己发发呆,看点书,写点文章,这是一种享受,也是反省和思考的一种能力,“我希望每周有一两个小时自处的时光。”

  谈到理想的状态,杨澜希望自己不必像现在这么忙碌,希望嗓子能够得到足够的休息,不至于这么沙哑。“现在的确有一点身不由己的感觉,天天赶来赶去。有些为了自己,有些为了朋友,有些为了公司。所谓想让生活节奏慢下来,目前还是梦想。”

(责任编辑:news)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