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娱乐 > 电影 Movie > 电影评论

论述香港电影的沉浮:30年金像奖而立还是而衰

来源:东方早报
2011年04月18日09:49
刘嘉玲

  早报记者 李云灵

  香港电影的沉浮,金像奖是“守望者”。

  站在30年的门槛上,金像奖何去何从,是而立还是而衰?记者近日采访了前金像奖主席吴思远、现任香港金像奖主席陈嘉上、香港媒体人查小欣、保利博纳总裁于东、香港导演张之亮、内地影评人魏君子,请他们一一解析走进而立之年的金像奖。

  回望“出生”之艰难

  香港电影金像奖创立于1982年,从最初只设立了五项奖:最佳影片奖、最佳导演奖、最佳剧本奖、最佳男演员奖和最佳女演员奖,发展到现在的21个奖项。从奖项式微,演员不重视,到现在的演员盛装出席,颁奖礼星光熠熠。不过对于这个按部就班的老牌电影节,相比较颁奖礼的看点,在网络上讨论的更热的似乎是正在香港上映的3D版《肉蒲团》。

  1982年创立时,金像奖为了能够请来明星颁奖、领奖,煞费苦心,曾连续五届出任香港电影金像奖主席的吴思远回忆道:“那时真的是很辛苦,才能够撑起一场颁奖礼,邀请明星来时,他们要先问什么奖,小奖我不颁奖,今年没入围,我不要来了,有些人拖鞋T恤,我准备了很多西装,看到这样邋遢的,我给他穿上,明星不彩排也不会有准备,我在后台准备一个团队,由香港名编剧组成,在临时写对白,很紧张。当时政府一分钱没支助,场地要花100万港元。”香港资深媒体人查小欣对此也知根知底,“干脆说不来的,也就算了,就怕不回答你,就这么拖着,临到颁奖礼举行那天,突然又告诉你来了,然后就是一阵忙乱。”

  小众文艺还是商业?

  金像奖的评判标准一直模糊不定,有着对商业电影表彰的传统,但出于对香港电影文化的责任感,它又必须兼顾推举文艺片的使命。于是,30年来,金像奖在文艺和商业之间摇摆。

  2009年,许鞍华导演的《天水围的日与夜》拿下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最佳编剧、最佳女配角四尊极具含金量的金像,但奖项背后却是市场困惑。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我快完蛋了啦,都没有人给我投资,我也愿意去拍商业片,可是没人给我投资。”去年《叶问2》以4331万港元成为当年港片票房之首,但是该片注定只有陪太子读书的命运,就连导演叶伟信自己也曾泄气地说:“《叶问》都没拿奖,《叶问2 》就更加不用指望了。”

  关于评奖标准的问题,现任金像奖主席陈嘉上解释起来也很无奈:“我们并不是偏文艺片或者偏商业片。评委每年口味是不一样的。如果市场低迷,那出来一部市场反应好的电影,可能大家都会捧捧;如果在很繁荣的时候,可能大家都会去选择文艺片。”

  论资排辈还是青黄不接?

  在金像奖的历史上,袁咏仪在22岁和23岁时连续两年封后;林嘉欣24岁拿下影后;梁家辉26岁拿影帝;梁朝伟25岁时获得最佳男配角奖。一张张年轻的面孔曾让金像奖活力四射。30岁的金像奖,争影帝的还是周润发、张学友、梁家辉、张家辉这些老面孔,30岁的谢霆锋成为年轻人唯一的希望。这是香港金像奖的现状,也是香港影坛演员青黄不接的现状。

  香港媒体人查小欣指出,金像奖的演员奖,影后影帝是中生代的天下,个个凭实力排队,都是多年媳妇熬成婆,“近年的影帝,刘德华、刘青云、张家辉,任达华;影后,去年的惠英红与前年的鲍起静,都是入行超过30年的老人了。虽然惠英红(她也是金像奖历史上第一位影后)的得奖,我也很感动,但更多是悲凉,悲香港影人的青黄不接。”有媒体指出当年的一出“艳照门”也是导致目前香港演员青黄不接的原因之一,但查小欣坦言,在经历了此前张柏芝不雅照风波后,谢霆锋反而显得更成熟了,也似乎是一个分水岭式的转型,“现在他也不唱歌了,全力做电影,演技越来越成熟,绝对是个潜力股。”

  本土化还是大中华?

  此前数届香港金像奖,一度有诸多内地作品和电影人获主要奖项,第24届至27届,曾出现过连续四届由内地女星摘走影后桂冠的局面(章子怡、周迅、巩俐、斯琴高娃)。去年,即便包括合拍片在内,香港电影也不足50部,跌至近30年来的谷底。近两年金像奖却突显港味,第28和29届香港金像奖上,最佳电影给了许鞍华的《天水围的日与夜》和罗启锐的《岁月神偷》,这两部电影皆立足香港本土民生百态,但后者在内地票房并不理想。现任金像奖主席陈嘉上认为,“金像奖不是商业的奖项,我们也没有野心做华语电影的盛典,只做好香港电影的本分就好了。”从中不难看出香港电影金像奖协会想振兴香港电影的决心。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港产片大量减产,票房连续下挫,韩国等外埠片商对港片采取抵制及压价措施,导致卖埠价钱直线降低。但演员平均片酬基本是每年翻一倍,每部港产片投资高达2000万到5000万港元,制作周期也大大延长。1997年后盗版猖獗,更如雪上加霜。加之吴宇森、袁和平、林岭东、周润发、成龙、李连杰及杨紫琼等人才外流,令香港电影元气大伤。在内地电影市场的召唤下,香港导演纷纷“北上”掘金,“合拍片”救活了香港影市。影评人魏君子指出,合拍片经历的10年中两地电影人已经度过了磨合期,“早前内地与香港会有一种不搭的效果,即便陈道明在《无间道3》中演得很好,但是会让人觉得不太搭。不过经过这几年的磨合,演变出《狄仁杰》这样的电影,李冰冰演得很好,并不是说她有了‘港味’,但她在片中让人看不出两地影人差异的痕迹了。”

  1992年就“北上”的香港导演张之亮告诉记者:“早年我们拍合拍片,幕后团队都是香港电影人,也会带来一些先进的技术,但是现在内地的电影人、电影技术也都在发展,甚至于内地的器材更新比香港快,就连美术指导的酬金也比香港贵了。可以说,现在的内地市场已经非常国际化。互相合作没有差异,已经度过了一个磨合期。现在我的心态上一直就是中国导演,拍的是华语电影,没有什么合拍片、港产片、内地片的区别了。”保利博纳总裁于东也认为中国电影未来的格局界限将不再这么分明:“合拍片有10年历史,但新的10年,内地影人的力量会崛起,如以姜文、冯小刚、张一白、徐静蕾、陆川为代表,加上香港电影人,还有从广告界、电视界出来的新生代导演将组成三股力量,中国电影会产生强大的产业格局,会形成一个高峰,总体质量优于过去。票房也会有个快速增长。银幕数量突破2万,票房有望达到300亿元。”

(责任编辑:news)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