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娱乐 > 戏剧 drama > 香港艺术话剧展演 > 新闻动态

香港话剧《情话紫钗》:是谁典卖了紫玉钗?

来源:搜狐娱乐 作者:赫佐格林
2011年03月25日11:57
《情话紫钗》剧照
《情话紫钗》剧照


  素有“香港戏剧教父”之称的毛俊辉昨晚领着一众香港话剧演员上演了一出港味十足的《情话紫钗》,一边是古典爱情的粤剧《紫钗记》的浅吟低唱,一边是现代版“紫钗记”的麻辣腥膻,古今对照,情欲斑驳,让人心生疑惑,莫非香港现在也流行穿越?

  《情话紫钗》是一部对于内地观众来说有些难以评述的话剧,至少在几个方面存在着某种文化气质上的地域隔阂。首先,尽管《紫钗记》作为明代戏曲家汤显祖的“临川四梦”中的第一梦,也是古典戏曲文化的代表作之一,但其影响力毕竟不如《牡丹亭》、《西厢记》等故事更为大众所熟知,内地观众更是少了港人那份对于唐涤生编剧的经典粤剧的怀旧心态,因此《紫钗记》作为剧中的一个贯穿始终的重要元素,对于大部分内地观众而言,缺少了一层作为文化记忆的亲切感。其次,全剧以粤曲唱段贯穿,粤语对白演出,虽然在最大程度上保持了香港话剧的原汁原味,却也在某种程度上令观众在看剧过程中需要一个语言转译过程,无形中增加了观众入戏的难度。近几年,台湾在话剧在内地通行无阻,而香港话剧则大多行之不远,不得不说跟语言有着分不开的关系。

  这是一个借古人酒杯,浇现代人心中块垒的故事,具体来说,这是一个讲述古今爱情观差异的故事,着力对古代人的爱情世界与现代人爱情观念的对比和观照。正如导演毛俊辉自己所说,他不想做一个不同类型的简单拼贴,而是想要很有机。或许也正是这种刻意追求叙述方式的有机和特异,反倒削弱了情节性与人物塑造。古代故事作为背景板似的、极其平面而遥远地呈现在舞台后方,现代版的Kelvin和Jade的爱情故事又有些概念先行似要与古代故事形成一个两生花似的情境对照,然而在至关重要的两人如何产生爱情或者是否真有爱情的核心问题上语焉不详,以至当全剧的高潮——Jade真情告白来临之际都显得些许乏力。至于第三条线的一群现代观众因粤剧《紫钗记》而引发的讨论,则更像是托尔斯泰或米兰-昆德拉小说中夹杂的大量议论所起到的功能,引导观众对剧情的理解(如果不是内地观众对粤剧相对陌生,这些议论可以说是可有可无,有时甚至还显得画蛇添足)。在这些议论片段中,编导采取了一种模糊中立的态度,将各种声音并置,造成“众声喧哗”的效果。男人、女人,各色心性,各种计算,都保持并存且不加偏袒,试图让观众去自行判断。抑或在编导看来,现代爱情中,根本不存在什么是非对错,一切皆由理念分歧而致。因此《情话紫钗》看上去更像是一篇偏重议论的爱情散文。只不过,在前有古代爱情故事主旨的背景板,后有现代观众伴奏式的喧哗,谢君豪与何超仪(在线看影视作品)爱情角力后的勇敢告白被挤压得支离破碎,而导演所追求的剧情的整体和有机似乎也无法让人真正体会这三条故事线内在的精妙联系,至少在彼此交替呈现的过程中缺乏一种更具巧思的有机性。

  戏毕,走出剧场的我们似乎也很难获得什么太有启发性的关于爱情的创见。在古代,我们可以后花园私定终身,女人只需被动地守望爱情降临;在现代,女人则更需要勇敢表达自己的感情才有机会一睹幸福真容,这样的道理越想越让人觉得,似乎编导更多是在男性的视角上来为现代社会男性的懦弱与不愿直面情感付出承诺做着某种开脱。所谓“情话”被一句“我爱你”轻巧带过,真情假意何从辨析。那象征着古典爱情的紫钗,则在现代社会中杳无音信下落不明,这个“不清不楚”的现代世界,连一点爱情存在的信物也不得而见。所谓“信物”则幻化作现代社会人人必备的手机,紫钗所蕴含的那份古典主义混杂浪漫主的私密情怀基本上无迹可循,更折射出现代爱情故事在这个薄情寡义的现代社会被稀释得平淡如水,那么这层古今观照究竟存在多少镜像关系呢?抑或只是一次怀恋式的想象回望罢。

  赫佐格林 北京 剧评人

  搜狐戏剧演出频道投稿邮箱:sohudrama@sohu.com,优稿优酬。

(责任编辑:陈然)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