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芬奇 |
大卫-芬奇和布拉德皮特在《返老还童》片场 |
《社交网络》虽惜败奥斯卡,但很多影评人认为它是2010年最出色的影片。 |
[编者按]
他在《社交网络》中把“Facebook”的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称为“犹大”;他从不遵照奥斯卡偏爱的路数拍片却受到众多影评人的拥戴;他说:“你们别指望在芭芭拉·沃特斯或奥普拉的脱口秀节目里看到我。”
在刚刚落幕的83届奥斯卡颁奖礼上,他执导的《社交网络》完败于《国王的演讲》——但这不防碍他成为2010年度好莱坞最受关注的导演之一,就像斯匹尔伯格所言,“奥斯卡获奖阵营里有《猎鹿人》,但也错失过《愤怒的公牛》这样的大作。”
他是本该循规蹈矩的处女座却离经叛道,天然地蔑视权威。
他是大卫·芬奇。遗憾之处是,《好莱坞报道》采访在前,奥斯卡开奖在后,我们因此错失了一些“芬奇式”的有趣回应。
文/Stephen Galloway
译/晓 毅
对大卫·芬奇的采访地点约在他2002年购置的一间工作室,这是好莱坞这块地盘上惟一能称为芬奇“私人财产”的东西。超过一千平米的工作室被他布置得如同一座堡垒般严整,内部宽大广阔,一如芬奇的天赋和想象力。但他好像还是没有完全满意:“我还想把墙壁都拆掉,让所有人在同一个空间里工作。”他直直地看着我:“你觉得这主意如何?”
然后,他嘴角泛起一个狡黠的微笑,侧过脸,带点挑衅似的看我敢不敢反驳他的意见。此时,他的新片《社交网络》正在每年的颁奖季坐“过山车”——拿下若干重要的影评人大奖,却在导演工会(DGA)、制片人工会(P G A) 和演员工会(SAG)等业内人士评选的奖项中数次落马——大部分都是输给《国王的演讲》。但显然,芬奇本人对这些起起伏伏并不在意。
细节完美主义者
他指指墙壁上挂着的一杆用作装饰的来复枪,“考虑清楚,后果很严重哦。”这个人连开玩笑都一语双关,而这句玩笑话也许并无特指,也许是针对某些奖项的投票者,也许是针对某些想跟他合作的电影公司。一年半之前,当他成功把亿万富翁兼电脑呆子马克·扎克伯格创建社交网站“Facebook”的经历拍成电影后,48岁的大卫·芬奇前所未有的炙手可热,大把电影剧本涌到他面前,只等他的青眼。《龙纹身女孩》就在其中,这个故事的主角是一个身世神秘、雌雄莫辨的黑客,帮助一名记者揭露凶杀案件。对于始终喜欢和好莱坞主流路数保持距离的芬奇来说,这剧本颇有点合他的胃口。
参访前,芬奇带我参观他的工作室,包括数个后期制作室和录音棚,还有一间小型放映厅。在美术部门的房间中,满眼都是《龙纹身女孩》相关的图片。
此外,芬奇的工作室还包括一间独立的屋子用于动作场面拍摄,以及一个地下室,墙上排列着演员们的大量照片,通常以多种色调拍摄,便于芬奇和他的拍摄团队汲取镜头灵感。地下室里还有一张巨大的图表用来标示《龙纹身女孩》的剧情,电影每段情节之间的关联发展都有细致标注。芬奇沉迷于这个错综复杂的迷宫,他研读斯提格·拉森原著小说中的每个细节,乐此不疲。芬奇是一丝不苟这个词的最佳诠释者,之前在电影业界他就以要求苛刻著称,一场戏拍摄50条以上是常事,经常让演员叫苦不堪,即使如此,过后他还是会轻描淡写地耸耸肩:“最多也就达到我要求的六成吧。”
本次参观的终点是芬奇的个人办公室,面积不大但风格简练,居中放置了一张木质办公桌,如他本人般沉稳严谨。芬奇拿出iPad,找出一张原本准备拿来做《龙纹身女孩》海报的照片给我看,照片中,男主角丹尼尔·克雷格半藏在直视前方的女主角罗妮·马拉身后,马拉满脸的桀骜不羁,裸露的上半身覆满纹身。这张黑白照片确实非常美,但没有哪个电影公司胆大包天到把它印到海报上,芬奇当然也清楚这点。
电影界的无政府主义者
比尔· 麦坎尼克( B i l lMechanic),前任FOX公司主席,1 9 9 9 年芬奇的成名作《搏击俱乐部》就是他亲手批准的拍摄项目。麦坎尼克曾说过:“芬奇是电影界的无政府主义者,他天生喜欢挑战权威,挑战做决定的人。”
大卫·芬奇喜欢挑战由来已久。他在加州马林郡度过的少年时代就并不安分,21岁以拍摄商业广告得到关注之后也不安分,拍摄自己的第一部电影《异形3》时还是不安分。因为总是较劲呛声,芬奇曾经被气急败坏的电影公司解雇过三次。
但至少如今的芬奇会表示一点点后悔:“我当然不喜欢看到那些人来对我的片子指手画脚,不过当时我傻了吧唧地相信只有拍了这部电影才能让自己得到认可。”当时的芬奇竭力想在《异形3》中灌输进更多个人风格,可惜电影公司并不这么想,他们认为有前两部的名气在前,这部电影只要多多砸钱使劲吆喝就能成为一部卖座大片。这样的争执令双方都不甚愉快。
那年芬奇27岁,因为导演麦当娜和史密斯飞船乐队的MV声名鹊起,前途似乎一片大好。但《异形3》上映后,如果以詹姆斯·卡梅隆和雷德利·斯科特分别拍摄的前两部作为对照,这第三部简直是惨不忍睹,影评人一边倒的口诛笔伐和仅仅5550万美元的美国本土票房也让雄心勃勃的芬奇大受打击。
“芬奇年纪轻轻就有了成就,心高气傲,那次打击也没能让他就此乖乖听话。”《社交网络》制片人斯科特·鲁丁(Scott Rudin)认为:“他内心无法无天,就是喜欢不按常理出牌。”即使芬奇明知按常理出牌能赢得盆满钵盈。
我行我素在继续。芬奇拒绝为宣传影片接受采访和参加宣传活动,甚至不惜得罪那些跟自己站在一条战线上的人。“我厌烦社会规则要求我做的事情。”不怕失去观众?芬奇耸耸肩:“爱我电影的人跟讨厌我电影的人从来都一样多。”
“去他的权威”
谁也不知道为何芬奇对压抑阴森的气氛情有独钟。
芬奇的父亲是美国著名杂志《生活》的记者,母亲是一位精神科护士,他的童年生活堪称和睦美好。父亲最初启发了芬奇对电影的兴趣:“我爸热爱电影,那时我们常常开车到旧金山去看下午场。”七岁那年,芬奇的父母给他买了一台手提小摄像机,他开始拍摄自己的生活片段,这个小玩意儿让他在索然无味的学校生活中找到乐趣。芬奇回忆自己的学生时代:“我是个始终处于状况外的学生,我从不惹麻烦,但也从不认为某些人挂着个破徽章就代表他们是权威,就能要求我遵守这样那样的规定。”
14岁时芬奇随父母和两个姐姐搬到了俄勒冈州,异想天开的少年芬奇梦想着跑回旧金山,在刚刚成立的工业光魔公司里找个工作。这个公司的创始人正是他家以前的邻居——以《星球大战》系列电影蜚声好莱坞的乔治·卢卡斯(George Lucas)。
业余时间,芬奇在当地电影院作放映员,这段经历让他对《花街杀人王》(Klute)、《惊天大阴谋》(All the President`s Men)和《妙人奇迹》(Being There)等等那个时代的影片烂熟于胸。然后芬奇跑去电视台当助理,还在一家动画公司找了份工作。“我总想着如果乔治·卢卡斯能在旧金山干成什么,换我肯定也可以。”芬奇回忆这位“大人物”:“虽然以前住得很近,但我其实不太认识乔治·卢卡斯,只记得他不太爱说话。”
终于,19岁那年,芬奇如愿得到了一个在工业光魔公司工作的机会,职位是摄像助理和见习摄影师。开明的父母容忍了芬奇拒绝念大学的决定。而在工业光魔工作的经历让芬奇深切地意识到了他的天赋,他深知在这一行里面,自己比大多数人要优秀。
三年后,大卫·芬奇开始对商业广告产生了浓厚兴趣,不久后就拍摄了一条让他自己甚是得意的作品:“那天一个朋友让我帮忙想个美国癌症协会的广告创意,我们就在一大堆情节串联图版中间坐下来开始写写画画,没用多久我就有了个主意。”芬奇以一个吸烟的胎儿作为这篇广告的主角。这个广告片让他得到了7000美元的报酬,也成为他开启商业广告和音乐电视领域的钥匙——最初是为歌手瑞克·斯普利菲尔德拍摄MV,后来芬奇搬到洛杉矶,有了越来越多的客户。
单干
可他仍然不快乐。
“请我拍摄MV的价钱很快涨上去。”芬奇抱怨:“我跟一家广告公司签约专职做这个,可毕竟替别人工作前景有限,我很快就意识到自己不可能再有什么上升空间。有人告诉我,以这种方式工作,能挣到100万
就算相当稀罕了。”
“ 我的反应? 我说, 去他的吧,老子成立公司单干。”
1986年,和斯蒂夫·格林、斯古隆·塞瓦特森和多米尼克·塞纳合伙,芬奇成立了一家集影视投资管理、广告制作和宣传于一身的公司,为麦当娜、迈克尔·杰克逊和九寸钉乐队拍摄MV和其他商业广告,业绩斐然——由于正赶上MV和电视广告这些新生事物的爆炸式发展期,市场巨大,几乎在一夜之间,公司的年收入就从2百万美元飞升到7千万美元。
这个时期,很多商业广告导演开始接触电影拍摄,这也是促使芬奇接拍《异形3》的原因之一。即使到今天,芬奇还是不情愿提到这部当年的失败之作。“我甚至不算真正拥有对影片的掌控权,”他大声抗议,但很快又补充了一句:“我不是不喜欢电影公司,我只是对他们的官僚作风深恶痛绝。”
电影公司的感觉也不遑多让,一位和芬奇合作过的内部人士说:“芬奇在业内是出了名的难搞,他不配合市场营销和发行的环节,在人际关系上也不太吃香。”
对于不好相处和狂妄一说,芬奇自己更乐于这样解释:“你知道,大多数时候人们对自信的理解不尽相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尺度。我认为自己算不上难搞,但有时候人们在某件事上对我抱有很高的期望值,那意味着我和一起工作的人要相互施加压力,这样才能做到最好。”所以也难怪有很多合作过的同行都对芬奇赞赏有加。制作人阿诺德·科佩森(Arnold Kopelson)就曾为芬奇对每个镜头和每个情节的精确掌控五体投地:“毫无疑问,芬奇是我见过的最出类拔萃的电影人。”
1993年,芬奇拍摄了犯罪惊悚题材的影片《七宗罪》,这部片子被很多人认为奠定了芬奇式电影的基调——黑暗、大胆和直透入骨的冷酷。主演之一摩根·弗里曼说:“我是第一个确定的主演,我记得大卫·芬奇跟我描述他将以怎样的手法让影片氛围显得压抑阴暗,他立刻把我迷住了。芬奇能分秒不差地掌控摄像机的位置,分秒不差地掌控演员的表演,分秒不差地掌控光线的变化,然后在让所有这些元素在镜头中协同运作。”
《七宗罪》之后的1997年,芬奇拍摄了迈克尔·道格拉斯主演的《心理游戏》(The Game),2002年, 他拍摄了朱迪·福斯特主演的《战栗空间》,2007年又完成了根据罗伯特·格里史密斯所著小说改编的电影《十二宫杀手》,影片讲述了发生在旧金山的连环谋杀案,有至今尚未破解的真实案件背景为依据。这部几乎全靠对白推动情节的影片在北美仅仅收获到可怜的3300万美元票房,但却得到了影评人们的一致青睐。大卫·芬奇也凭借《十二宫杀手》正式稳固住自己的声望——所有人都知道,这个导演才华横溢但却傲慢过人。正如他作品中的气质,兼备超凡的精彩和冷酷。
《社交网络》让索尼妥协
芬奇永远不会按常理行事,所以他的影迷也永远不担心缺乏惊喜。2008年,他宣布着手拍摄影片《返老还童》,让芬奇迷们大跌眼镜:这样一位以阴暗手法闻名的导演为何接手一部柔情似水的爱情片?
“感性和多愁伤感可不是一回事。”芬奇争辩:“你们别指望在芭芭拉·沃特斯(美国著名早间节目主持人)或奥普拉的脱口秀节目里看到我。我压根不是会上这种节目的人。我当然有感性的一面,但我不喜欢把自己弄得多愁善感。”
那一年《返老还童》获得13项奥斯卡提名,卖出1.27亿美元的本土票房,还得到了泾渭分明的评论口碑。但不可否认的是,好莱坞注意到一件事,《返老还童的》主演布拉德·皮特——他之前也曾主演《搏击俱乐部》和《七宗罪》——把自己最精彩的表演呈现给了大卫·芬奇。
拍摄《返老还童》后,芬奇陷入了倦怠期。《十二宫杀手》仿佛耗尽了芬奇的大部分精神:“我花了六年的时间才觉得真正走入了一道门,然后就精疲力尽了。”
倦怠一直延续到《社交网络》
剧本的出现。
这部电影原本计划由编剧阿伦·索尔金(Aaron Sorkin)兼任导演,但制片人鲁丁把剧本拿去给芬奇看,结果芬奇的兴趣居然一发不可收拾:“我周五收到了剧本,周六开始看……周一我就跑到索尼的董事长艾米·帕斯科( AmyPascal)的办公室里,主动请缨。”
征得阿伦·索尔金同意后,芬奇又照旧开始列举让电影公司头疼不已的条件:“我想拍这个电影,但是不想明年春天就拍,我希望尽可能回到事情发生的起始点,所以必须等到秋天到剑桥大学取景。”
索尼公司向芬奇一贯的我行我素妥协,同意延后开拍,但拍摄预算只给他2500万美元,芬奇不干,坚持要4200万美元才能拍,索尼再次屈服。三个月后《社交网络》如期开镜。和之前的《十二宫杀手》不同,索尼在演员阵容的挑选上完全尊重芬奇的意愿。“我跟公司说要全部用20-25岁之间的演员,你们必须全力支持我找到最适合片中角色的人选。艾米希望我尽量选用索尼自己的艺人,我回答不行,我需要更广阔的选择范围。不久后艾米就跟我说:‘行,没问题,你看着办吧。’”
“看着办”三个字意味着芬奇有权按照自己意愿拍摄这个162页的剧本。68天后,在波士顿和洛杉矶,索尼公司高层观看了影片的粗剪版本,所有人没有提出任何异议。
影片的艺术总监尼尔·凯勒豪斯拿来海报上的宣传语给芬奇定夺。几个月前,这个宣传语被设计成“你不能这么干!我们不能被卷进官司里”,这个温吞水般含混的版本遭到芬奇的断然否决。后来这句宣传语变成“朋克、先知、天才、亿万富翁和小偷”,芬奇微笑着:“再改一个词——朋克、先知、天才、亿万富翁和犹大。”
掌控一切?
在参观过芬奇的工作室后几周,我又在派拉蒙的片场看到了他。剧组正在补拍《龙纹身女孩》的几场戏,跟芬奇合作多年的制片人、也是和他一起生活了15年的伴侣希恩·查芬(Cean Chaffin)跟他挤在窄小的拖车里讨论细节问题。尽管现在可以轻易拿到大笔投资预算,也可以不被干涉地挑选演员阵容,但芬奇的挑剔看起来仍然不比以前少——因为要模拟北欧的寒冷天气,摄影棚里几台强力空调都在拼命运转,主机排出的热气让影棚之外都闷热不堪。
“我今天一大早就对所有人大喊大叫了一个遍。”看不出芬奇是不是在开玩笑,旁边的希恩抬头看了一眼他,眼神颇为关切和忧虑。希恩是个看起来亲切开朗的女人,跟芬奇的冷漠和疏离正好互补。“她和我就像水和油。”但这句玩笑却正让人从希恩身上看到了芬奇的另外一面——他对好莱坞那些虚以委蛇套路的厌恶、对自我的忠诚、对家庭的重视和对工作的全情投入。曾与俩人一起工作过的同事说:“希恩一向对大卫的工作全力支持,没有她,大卫就不可能像现在这样把精力完全投入到电影里。”
“如果事情出了错,可能有很多原因,但归根结底是导演的责任。很多时候我们反而被自己尝试创造的素材牵制或削弱,如果这样的事情发生,那还是我的责任。”芬奇把手指插进头发,陷入沉思。我想起他工作室里那杆来复枪,谁知道他有天会不会发疯真的用上它,毕竟每个人都有极限。“你全权负责,但实际上往往控制不了整个事情。”这位总在不断尝试达到完美的导演抬起头,认真地对我说出他的感悟:“以为能掌控一切的导演都是疯子。”
大卫.芬奇电影作品全球票房
2010 《社交网络》The Social Network 2.136亿美元
2008 《返老还童》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 3.34亿美元
2007 《十二宫杀手》Zodiac 8480万美元
2002 《战栗空间》Panic Room 1.964亿美元
1999 《搏击俱乐部》Fight Club 1.009亿美元
1997 《心理游戏》The Game 1.094亿美元
1995 《七宗罪》Seven 3.273亿美元
1992 《异形3》Alien 1.598亿美元
总计 15.3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