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国电影票房突破百亿大关。如何看待这份豁亮成绩?中国电影究竟如何发展?两会期间,来自电影界、戏剧界的全国政协委员向记者抒发己见。
百亿票房,守住了民族电影的领地——受访委员表示,相比于数年前进口大片对国产电影造成的巨大冲击,及国产片面临生存危机,百亿电影票房是中国电影艰难求存、最终守住领地的标志。
政协委员、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张和平表示:100亿票房是了不起的成绩,这些年来,中国电影在整个国内票房所占比重超过了引进电影,十分可喜。世界上很多国家的电影都被好莱坞吃掉了,一个国家连自己的艺术阵地都丢掉了,还谈什么民族文化的发展?
“这也说明,中国的电影可以和中国的经济一样获得很好的发展,电影是完全可以作为产业来做的,中国完全可以把电影产业做大。”政协委员、北京电影学院院长张会军认为。
著名电影导演尹力委员说:5年前,中国电影还处在低谷中,人们无法预想5年后中国电影票房可以达到100亿元。今天,我们完全有理由对今后5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中国电影做出更好的展望和规划。
影院数量、高票价制约中国电影发展——上世纪五十年代、八十年代,是国产电影兴旺辉煌的时期,中国的城乡都经历过万人空巷看电影的盛况。谢晋曾骄傲地说,他拍的许多电影,观众至少数以千万计,甚至上亿。尽管如今票房上去了,但当年的观影人数却为当今电影望尘莫及。
张会军表示:这是连锁反应,现在电影院少,带来的结果必然是票价高,“70、80块钱一场的电影谁看啊?只有电影院多了,票价必然就下来了,10块钱一张,20块钱一张,薄利多销。电影院是最大的龙头,电影院多了,有竞争了,票价都降下来了。”
著名导演李前宽委员认为确实应该着力增加银幕数量,这是降低电影票价的重要措施,“票价如果高了,很多观众被拒之门外,票价应该适当地下调。”
谈及巨大的农村电影市场,张会军认为,随着农民收入增高,肯定会回归电影院;票价要是能降到5块钱,保证有人看,也不用搞下乡放映了,农村的票房也就有了。
要回归大众,先回归现实——电影自诞生以来,从来就是大众艺术,而今,在经济日益发展的中国,进电影院看电影的人数还不够多。如何让中国电影回归大众、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辉煌,并发挥无可替代的社会功能?
尹力委员认为,中国电影要获得发展,除了多建影院、增加文化辐射的窗口外,还要思考如何创作更多满足当下人们审美需求和娱乐需求的作品,真正做到贴近现实、表达时代,让电影成为具有文化读本、文献价值的影像存在,中国电影现实主义的伟大传统不能丢。
“中国电影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八九十年代的辉煌,是由上一辈的电影艺术家创造的,《马路天使》《风云儿女》《一江春水向东流》《乌鸦与麻雀》《高山下的花环》《芙蓉镇》《老井》《人生》等影片,无不具备贴近时代、贴近现实、针砭时弊、为民代言的特征,因此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和划时代的意义,成为中国电影的骄傲。”
李前宽委员深有同感:电影艺术家必须面向生活、面向社会、面向大众。
上搜狐微博 与明星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