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娱乐 > 戏剧 drama > 音文化

亲耳聆听钢琴大师:席夫一堂课 优雅两首诗

来源:北京娱乐信报
2011年03月01日09:02
席夫数次返场
大师数次返场

  对于北京的古典乐迷来说,席夫的音乐会堪称顶礼膜拜的盛典。仪态优雅的席夫第一次从唱片里“走”出来,坐在大剧院的舞台上,如果说上半场12首巴赫《平均律钢琴曲》是一堂最权威的大师课,下半场贝多芬的两首奏鸣曲则是大师用黑白琴键“吟咏”出来的极富色彩美妙绝伦的诗篇。

  大师个性极强,一到京便给媒体吃了“闭门羹”——不让拍照、不接受采访,演出当晚还给每位观众史无前例地发了一张特殊的纸条,上写“不使用各种录音设备、录像以及拍照;演出期间不要随意走动,不要制造各种影响演出的声音,中场之前不要离场。”听这场音乐会,观众如同回到了久违的课堂,正襟危坐屏气凝神。身穿中式上衣的席夫步履优雅仪态万方,一出场就是满堂彩。作为巴赫音乐的最权威的阐释者,以往席夫的琴声多来自唱片,现场聆听的机会千载难逢,于是观众席间不仅是发烧友和琴童,也有周广仁、盛原这样的钢琴家。席夫的大脑就如同一张大容量的硬盘,没有乐谱首首乐曲完全信手拈来,无以匹敌的琴艺和严谨生动的阐释,席夫的“巴赫”引人入胜。

  这是一场观众和钢琴家共同完成的音乐会,近七十分钟的“现场版”《平均律钢琴曲》钢琴家充沛的体力令人赞叹,而观众也极力克制不发出任何声响。跟上半场严谨的大师课不同,下半场贝多芬的第三十一号和三十二号奏鸣曲则像两首美妙的诗歌。没有澎湃的激情、没有夸张的表情,大师弹奏起来挥洒自如,每一个音符仿佛渗透着人生的感悟,纯净透彻的旋律荡涤人们的灵魂。曲终人不散,数次返场,人们将最热烈的掌声和敬意一股脑献给了这位令人心生敬意的大师。(记者张学军)

 

    上搜狐微博 与明星对话

  

(责任编辑:news)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