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奥斯卡颁奖礼,其实没有耐心从头到尾看下去,电视开着,忙的是其他杂事,等到最佳男女主角、最佳影片、最佳导演颁发时,再冲到电视机前瞧一两眼,这几个导演主角上台,至少脸蛋名字都是熟悉的,前面诸如最佳剪辑,最佳摄影,最佳服装设计……那些个人名儿让我茫然混沌。
今年由于任务在身,早上八点爬起来裹了条被子睡眼惺忪地看上了,红毯依旧养眼,女明星们最风华绝代的时刻也就是颁奖礼的红毯亮相了,而且每次的服饰选择都不能失手,否则各大时尚媒体必会“捧你到台上,踩你到天边”。很欣赏哈利贝瑞的打扮,奶白色长裙轻走薄纱,给人感觉妩媚中不失柔韧。一直以为肤色为黑的人最好也穿黑色礼服,这样浑然一体,不显突兀,但纵观多次奥斯卡颁奖礼,哈利贝瑞都将她略有些硬朗的五官修饰得柔软得体,且从不忌讳粉嫩色系列的服装,陪衬其小麦色皮肤最后得来的效果竟有了“黑天鹅”的美感。相比之下,影后娜塔莉-波特曼的现身则有些平淡无奇了,这位当年的可人小萝莉,如今也长了点小皱纹了。
娜塔莉获得最佳影后是本人唯一预测准确的奖项,因此也在颁奖礼开始前几天特地找来看了一遍。这样的结果,恰恰印证了前不久某评论,“奥斯卡评委团喜欢重口味,女人要惨男人要老”,据说,近三年提名和获奖名单中,准影帝平均年龄比准影后大7.4岁。奥斯卡评委团除了热爱“老男少女”外,还十分重口味,表现人性挣扎、扭曲的悲情角色往往更讨喜。《黑天鹅》的妮娜(娜塔莉扮演)多扭曲,为了所谓的“完美”,幻魔般将玻璃片插入腹中。《朗读者》“中女”(温斯莱特扮演)与小正太误把情欲当爱情,最后温斯莱特凭此拿了影后。
《黑天鹅》这部电影本身乏善可陈,简而言之:“一位芭蕾舞者自我修炼自我完善的过程。”只是这样的过程伴随着主演内心的纠缠与分裂,甚至于惨淡自残。电影能否达成编剧的心愿,仰赖的就是主演的诠释了,说到底,它就是一场妮娜个人的内心独角戏,她渴望完成她不能完成的任何事,包括富有激情,在男人间游刃有余。最后表演成功时,在别人眼里看上去有些惨烈的妮娜,却满足地完成了内心的修炼,臻至她疯魔追求的完美。
个人感觉,娜塔莉·波特曼在其中的表演不如其他影片中来得收放自如,也许是刻意为了配合角色,隐忍地藏住了天生所具备的某种灵气。娜塔莉其实是适合扮演神经质的女孩的,在《诱心人》里,她扮演的舞女跳脱灵动,影片一开始,Alice(娜塔莉扮演)被汽车撞晕在地,围观的人群一层又一层,而后睁眼醒来,看到的第一个人是裘德洛扮演的某个讣告小记者,这起事故对她来说似乎就是一次微不足道的跌倒,她对裘德洛说:“hello!stranger!(你好,陌生人!)这是一句令人心动的简约台词,而后,裘德洛与之恋爱而又背叛了她,到最后再寻回Alice却对其不甚信任时,Alice说:“我不再爱你了,从现在开始!”语气决然肯定。与她猜疑,轻信的男友形成鲜明对比。
雷人的是,奥斯卡颁奖礼结束,明珠台的画面即刻换为股市,这充分说明了香港人的务实精神,也表明物质依然决定精神层面的东西,这样一个光鲜的盛会背后需有不少璀璨璨的银子堆砌啊。
(聂青)
上搜狐微博 与明星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