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娱乐讯 日前,电影版《奋斗》已经杀青,在北京进行紧张的海报拍摄并暂定于4月2日进行公映。4年前,赵宝刚导演的电视剧版《奋斗》引起了社会对80后姹紫嫣红的关注,4年后马伟豪导演的电影版《奋斗》将取得如何成绩,拭目以待。
电影版《奋斗》由李晨、董璇、郑恺、李媛等新生代演员领衔主演,从开始筹备阶段就受到众多媒体的关注。但与电视版不同,在120分钟里马伟豪导演将32集的电视剧浓缩、扩展,对最后的成品十分满意很有自信,并告诫电视版的《奋斗》迷,“我已经做好了挨骂的准备,如果想看与电视版一样的《奋斗》,你就别来看电影版了!”这部电影是马伟豪导演翻拍内地电视剧的首部试水之作,同有此举的还有作为北京都市日报先锋的《京华时报》。此次作为《奋斗》的投资方,参与影视业投资意义深远。
搜狐记者:目前国内许多电视台在投资拍摄电影、电视剧,但是平面媒体参与电影拍摄的似乎少见,《京华时报》投资《奋斗》电影版的初衷是什么吗?
李洪洋:当今时代,是全媒体时代。整个社会都是媒体,这个媒体概念早已不是传统概念上的媒体了。媒体的概念在发展。手机是媒体,大楼是媒体,车身是媒体,电梯是媒体,车箱中的把手也是媒体,微博更是被称为私媒体。搜狐老张去年说,搜狐=微博。这个观点很好很强大,很牛很穿越。新闻门户是传统媒体,微博是新媒体。电影是新媒体。在今天的时代,利用媒体、统治媒体,便是智者的选择。
搜狐记者:您认为《京华时报》投资影视业有优势吗?
李洪洋:投资影视等文化产业,这个想法我们很早就有。而投资《奋斗》,便是一种机遇了。当《奋斗》中的精神和我们不期而遇,我们便相互选择。就像李健的《传奇》说,“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容颜。”我们和《奋斗》相互搭载。《京华时报》进入影视业,有很大的优势。简单说,做为主流媒体的京华时报,其体制机制,其媒体公信力、品牌影响力、客户忠诚度、人才及团队的创新力、资金掌控力,等等,都是一流的。这种优势是许多包括影业公司所没有的。从这个角度说,我们进入影视业以及其他行业是具备先天优势的。电影《奋斗》是一个很好的项目,它想表现的主题和追求,它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精神,它的都市气质,跟我们品牌文化的契合度也很高。另外,我想说一下,投资电影《奋斗》,是我们试水影视业的第一步。我们希望看到的是深如大海的蔚蓝。京华人的性格,就是喜欢挑战深水区,我们只有在深水区,才能获得更大的快乐。
搜狐记者:您期望中的《奋斗》电影版的票房数量是多少?目前的收益预期?
李洪洋:电影《奋斗》将于2011年4月2日在以北京、上海、广州为核心的城市上映。这是一部时尚青春的励志电影,除了延续原著中的人物关系外,全新的故事剧情,更加贴近80后青年人的生活状态。真实的反映了年轻人的生活状态,塑造了一批勇于坚持梦想并敢于挑战职场的新时代的奋斗青年,被称为八零后版的欲望都市。8000万的票房应该能保证的。
搜狐记者:有消息传出《京华时报》正在筹划京华传媒集团公司成立准备上市,这是不是《京华时报》转型的开始呢?本次投资是“试水”影视业,如果影片上映比较成功,是否后续有更多的影片推出?
李洪洋:2011年5月28日是京华时报创刊十周年,也是京华下一个十年的启程之际。从战略上来说,今年秋天我们将实现京华传媒集团的挂牌,并进行上市公司的股改完成上市前的准备。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投资《奋斗》,只是我们的一小步。文化创意领域和新媒体领域一样,都是新兴的媒体,从资本的角度来说,是一块肥肉。大块的利润等着有眼光的投资者去拿。也是京华未来发展需要重点挖掘的市场。未来,我们也将进一步涉及文化市场,不仅投拍商业影视,还要投拍艺术影视。同时, 我们还将涉足演出、票务市场。这里,可以告诉大家,我们已经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