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娱乐 > 娱评 > 大腕专栏

《国王的演讲》:佳作无惊喜,影帝没问题

来源:搜狐娱乐
2011年02月23日09:56

  评价《国王的演讲》用一个字也许就够了——“好”!典型英国历史剧情片的优雅与严谨,典型的导演汤姆·霍伯的水准之作,典型的科林·费斯、杰弗里·拉什、海伦娜·邦汉·卡特的精湛演技,真的还需要多更多的溢美之词吗?以今年奥斯卡的形势来看,科林·费斯的影帝十拿九稳,另两位在最佳男女配角方面虽然不是头号种子选手,但二号种子的地位保留了一定的胜算。非要鸡蛋里头挑骨头的话,我只能说本片的好得没有惊喜感,可以成为一时话题,但恐怕难以永久被人记起。

  《国王的演讲》的题材和主创班底在开拍前就已经注定这会是一部成功之作。关于英国皇室严肃题材影视剧,往往能收获良好口碑、获得各种奖项的青睐,从《伊丽莎白》到《女王》皆是如此,即便口碑稍差的《伊丽莎白2:黄金时代》,也能在奥斯卡上捞个最佳服装设计奖撑撑门面。而《国王的演讲》凭借本身精良的水准,再接上人们心中对《女王》未散的好印象,在本届奥斯卡最佳影片上成为大热门《社交网络》最有力的竞争者,也就不足为怪了。

  此外,有导演汤姆·霍伯掌舵,就相当于给影片打上了“佳作”的标签。因为汤姆·霍伯十分擅于拍摄这种大人物的历史题材电影,之前给HBO拍的《伊丽莎白一世》(非凯特·布兰切特主演的那部电影,而是海伦·米伦主演的电视电影)和《约翰·亚当斯》(迷你剧),都在大获好评之余拿奖拿到手软。此次执导《国王的演讲》,虽说是正牌电影,但从制作规模和格局而言并不比之前提到的两部大多少,甚至更像电视电影一些,演员阵容也只强不弱,导演不存在什么创造上难点和障碍,出精品自然不是什么难事了。

  具体到本片内容上,汤姆·霍伯对影片节奏和层次感的把握极为精准,对主人公乔治六世的刻画也十分生动鲜活,对布景、服装、道具、灯光、镜头感的精雕细琢更是尽展其完美主义倾向。全片都伴随着悠扬的旋律,笼罩在优雅的氛围和格调中,叙事不急不徐,条理分明,标准的英国电影范儿。乔治五世如何一步步地走出口吃阴影更是被表现得层次分明,导演没有简单地停留在治疗口吃的方法论上,而是从一开始就深入国王内心,告诉观众心结才是口吃的真正原因,物理治疗只是辅助,心理治疗才是根治口吃的关键所在,而罗格医生恰恰是敏锐地洞悉了这一点,才最终治好了其他医生无能为力的顽疾。所以,导演在设计剧情时,在国王同罗格医生的对手戏上格外下功夫,不仅有罗格医生许多超常的治疗方法的展现,更注重表现国王对他从毫不信任到引为知己的逐步转变,而这种转变又恰好通过一次次的诊疗交谈表现出来,每一次诊疗的时机都设计得恰到好处。第一次见面是在国王在皇家博览会的公开演讲失败之后,国王对医生不卑不亢的态度和新奇的治疗方法大为反感;第二次见面,则是国王在受到父王训斥之后,想听录音发泄,结果却听到了自己流畅的朗诵,然后开始认真地跟医生进行各种练习;第三次是父王病逝之后,国王对医生彻底敞开心扉,“不谈私事”的他坦诚了口吃的心理成因;第四次则是参加完王兄和辛普森夫人举行的派队之后,不愿面对自己有可能即位成为国王的他与医生彻底闹翻;第五次则是国王登基之后吗,把第一次见面时打赌输的钱交给医生,暗示医生已经得到自己全部的信任。不难看出,国王和医生诊疗互动的过程完全同历史事件、国王人生以及思想的重大转变有机结合在了一起,不仅让人看到国王战胜口吃的惊人毅力,同时也让人看到他实现国王身份的心理认同的伟大转变。

  科林·费斯、海伦娜·邦汉·卡特、杰弗里·拉什这三位演技派高手的加盟,甚至前两者的英人身份,和后者的澳洲籍贯,都跟片中的角色完美对应,再加上编剧和导演对角色的精心设计,本片在表演上大放异彩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科林·费斯扮演的国王乔治六世作为影片的核心角色,被塑造得尤为细腻丰满。在公众面前,他对演讲的畏惧和沮丧情绪表露无余;在医生面前,他又很容易因为自尊心受挫而变得粗鲁狂暴;在父亲和哥哥面前,他又带有一丝明显的谦卑、怯懦的神色;而当他和妻女在一起时,那种浓浓的父爱亲情跟普通人无异,也许只有在这个时候,他才可以卸下作为王室成员身上的重担。科林·费斯把角色这些不同情境下的状态表现得极为精准到位,把乔治六世心理转变的过程演绎得层次分明,一个小小的眼神和动作,都能传达出角色丰富的内心情感。虽然在银幕上扮演英国绅士是科林·费斯的长项,但此次对乔治六世的塑造依然堪称经典,尤其是他对乔治六世种种口吃状态的模仿令人拍案叫绝,让人完全忘了是科林·费斯在扮演这个角色,而是乔治六世真的站在了观众的面前,本届奥斯卡影帝除他不作第二人想!

  因为杰弗里·拉什扮演的罗格医生在影片中被设计成促成国王生理和心理转变的关键人物,因而角色也难免向“高大全”的方向靠拢。他有着不拘一格的医术、敏锐的洞察力、循循善诱的交流能力以及自尊的品格,从一开始,他就对约克公爵也就是后来的国王不卑不亢,坚持以平等的身份对话,绝不屈从于国王的个人喜好,最终得到了国王完全的信任,成为了可以交心的好友。接着,影片把他进一步拔高,当国王在自己能否挑起国家重担产生回避和不自信的情绪时,他用犀利的言行直接戳破国王不敢挑明的这些心理犹疑,让国王能够真正勇敢地面对自己的内心,并放下重担轻松上阵。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他成就了乔治六世。杰弗里·拉什把角色的睿智老道、胸有成竹、举重若轻的情态,挥洒自如地演绎了出来。同时也表现出了角色的其他不同侧面,例如有舞台梦却不是个好演员,在孩子面前是个可爱的好父亲,面对国王毫不胆怯对妻子知道真相后的反应却有一丝羞怯,都使得角色更为丰满。今年奥斯卡最佳男配角的奖项上,杰弗里·拉什也颇具竞争实力,不过有近几年风头正劲的克里斯蒂安·贝尔同场竞技,而且这回为了贴近角色自虐式地把自己饿瘦30磅出演,金球奖前哨已经先下一城。所以杰弗里·拉什只能作为二号种子祈祷胜机了。

  海伦娜·邦汉·卡特因为近几年出演了《哈利·波特》系列和她老公蒂姆·伯顿执导的一些另类影片,可能很大程度上会让观众对她产生造型诡异的“妖妇型”演员的印象。其实她当年却是主演英国传统古装戏而成名,本身还有英国贵族血统,演绎贵妇人可谓她的拿手好戏,在本片中出演乔治六世的妻子伊丽莎白王后(不少网上资料都把这个角色误译成“伊丽莎白女王”令人崩溃),可谓是新手拈来,游刃有余,虽然戏份不多,但每一场戏都恰到好处,角色的尊贵典雅、聪慧体贴让人过目难忘。虽然在今年的奥斯卡战线上,《大地惊雷》里面演技惊艳绝伦的小女孩海莉·斯坦菲尔德本是女主却报名女配,显示了对奖项的志在必得,但考虑到她年仅15的低龄,而评委们又一贯在女配奖项上重名气更甚于演技,因而海伦娜·邦汉·卡特的胜算不可小视。

  虽然《国王的演讲》也入围了本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提名名单,而且不久前还在制片人工会奖上获得最佳影片的肯定,但最终战胜大热门斩获奥斯卡的可能性还不大。因为当年《女王》尚且未能拿下奥斯卡,本片在制作规模、话题性、受众认知程度上明显还逊色一筹,怎能享受《女王》未曾得到的好运?而且本片四平八稳、不过不失的整体格调显得个性不够突出,英国味道过浓,不是好莱坞的那杯茶,而且基本上可以归为闷片行列,也没什么现实意义可言,这些都是在最佳影片竞争中,《国王的演讲》相对于《社交网络》明显的劣势所在。

  列文(影评人)

  搜狐娱乐评论频道特约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搜狐娱乐评论频道投稿信箱:yulepinglun@sohu.com,优稿优酬。

  

    上搜狐微博 与明星对话

(责任编辑:李瑞芳)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