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方:韩国娱乐弊端多多积重难返
韩国艺人多市场小,所以竞争之大难以想象。于是经纪公司就占据了绝对主导权,对艺人的层层剥削、暴力压榨是无人敢言。连续多年无数艺人选择自杀来逃避,可见韩国娱乐顽疾至深。少年成军的各种组合更是在娱乐业底层,除非KARA、东方神起这等天团熬出了头,才有资本与公司小小博弈。于是当红天团与公司闹解约已经屡见不鲜。 |
反方:成名美梦圆满后是过河拆桥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状元后面是无数的炮灰或者药渣子。韩国娱乐圈造星无数,对艺人的盘剥也是煎炒烹炸得狠,规则自有可指摘之处,但艺人们为何明知道是火坑还要往里跳?成名吸引力就如此之大吗?光圈下面放大的不光是明星,还有被别人卖了还要帮人数钱的傻子。培训、包装、宣传……成名之后又反告公司剥削,岂不是有过河拆桥之嫌。 |
韩国少女团体Kara与所属公司DSP之间的合约纠纷,越来越像一出罗生门。韩国组合有一个难以打破的“五年魔咒”,即撑不过五年必定会解散。有些发展不顺的团体还在默默无闻之际就已经自然解体,而极少数熬成top团的组合却总是以合约纠纷作为终结,就像是烟花以最绚烂的方式燃尽生命。kara的几名成员也走到今天这一步,最伤心的还是心心念念“one team,one dream”的粉丝。
说到底,合约纠纷的背后还是利益的纠葛。有报道称,作为韩流先锋的kara去年在日本掀起巨大旋风,唱片及各项收益超过1800万美元,但kara成员每人只拿到手的却只有3000美元。Kara成员甚至曾在综艺节目里抱怨过公司提供的宿舍房间太小,五个人挤在两间小屋里,除了床什么也放不下,连吃饭的桌子也只有四个椅子,剩下的那一个只能像站着吃。而之前只能和Superjunior13名成员平分到少的可怜收入的韩庚(在线看影视作品),与SM解约后演艺活动的重心回到了中国,2010的收入则达到了700万人民币。
另外,与中国不同的是,韩国演艺圈等级森严。在金字塔顶端的是能出现大荧幕上的电影演员,电视演员紧随其后,主持人甚至搞笑艺人的地位都要远超过歌手,而以组合形式活跃的偶像歌手则是地位最低的一级。但是,这些位于金字塔底端的偶像训练之艰苦却难以想象。尤其是最近几年的韩国偶像低龄化趋势越来越严重,不少偶像歌手还是中学生甚至小学生。一边应付学校的课程,一边赶场各种音乐节目现场、各种综艺录制、各种节庆活动,一个个十多岁的孩子厚厚的眼袋和黑眼圈让人心疼。Kara中最小的成员姜智英今年也不过十七岁。
高强度、低收入,这样的天差地别,让表面光鲜靓丽的韩国偶像很难安安心心为公司卖命,等到“翅膀硬了”自然就会谋求其他出路。曾经作为团队站在同一战线的组合成员,各有了主见,那组合的分崩离析也就不可避免了。而组合解体后,由于失去了团队后盾和缺乏有效的职业规划,鲜有偶像歌手还能达到之前的高度,一般来说解散就意味着演艺生命的结束。
大多数韩国演艺公司,缺乏长远和个性规划,依靠短命且同质化程度高的“产品”捞一票是一票,然后坐等其死亡,再更新换代。反正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想当明星的小孩排着长队,不怕没有后备力量。公司永远有利可图,最终杯具的只有被淘汰的曾经偶像和伤心的粉丝。从这个角度上看,这些造梦工厂无异于另类富士康。
演艺经纪公司归根到底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组织,生产“产品”换取利润。但毕竟它们生产的“产品”承载了太多人的梦想,甚至背负了向一代青少年传输世界观与价值观的责任。没有社会责任感的演艺经纪公司,哪有资格向青少年贩卖梦想。
天涯侠伊(网络编辑)
搜狐娱乐评论频道特约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搜狐娱乐评论频道投稿信箱:yulepinglun@sohu.com,优稿优酬。
|
上搜狐微博 与明星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