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岁的韩寒主编的《独唱团》只存在了一期,他没有那种气吞万里如虎的“野望”,只想在路上“和这个世界谈谈”,但是这个被芮成钢代表的世界回以沉默诡谲的笑。
作为证明自己思想清白的自白:我没买过《独唱团》。但我对这本刊物是极有好感的,它向作者们支付了能够表达尊重的稿费标准,让写稿子彷佛一个可以谋生的职业。
应该说,几个月前,它是借着韩寒的名气才在各方关注中高调上市,一举占据了各种主流销售渠道的重要位置,贩卖者只知道:杂志上有了这个名字,一定会好卖。它的作者中的一半是我时常阅读的,这一半中的一半是我敬佩的,但是他们能告诉我的事情大都写进了自己的博客里。从文章(在线看影视作品)标题就能观察出来,在《独唱团》里,这些资深的写作者对中国特色的出版现状报以足够的警惕和保留,文章可能相对不是最精彩的。
聪明的好事者,那时候已经像围观别人跳楼一样,在猜测这本杂志能出几期了——这是一种不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的聪明,虽然我们已经习惯了很多出版物、媒体平台会因为奇奇怪怪的原因被戛然而止,但是我们永远没必要平静地接受这种现实。
没看《独唱团》的另一个有点儿猥琐的理由是:对于《独唱团》来说,我的年龄有点儿大了。韩寒想要挣钱,没必要做这件早晚垮掉的事,想要出名的办法更多,所以我觉得这本其实很平和的杂志里有他年轻的血。
利用自己的知名度来运作杂志的成功典范,当然是商界奇才郭敬明先生,他旗下的《最小说》应该会和伟大的《知音》杂志一样,源远流长,成为中国出版业的行业巨头和精神象征。对一个青年作家的文学才能,各有不同的评价,才华横溢如郭敬明的忘年闺蜜王蒙老先生,读者们也有泾渭分明的喜欢和不喜欢。我个人的看法,即使从写作者和出版者的起码操守上来看,郭敬明也是一个侏儒。他一直在清醒地利用名气多快好省地批发文字垃圾牟取最大利润,起初还亲自抄,现在只雇佣和他一样不在乎操守的匠人。和他相比,连张悦然的《鲤》都好像有点儿文学追求了。这些玩意儿,让数以百万计的青少年一起慢慢变二。
《独唱团》这本杂志,至少留给我们一个好名字:不要怕生活见解上的独唱,你是你的团长你的团,不论唱多久。
贾行家(特约评论员)
搜狐娱乐评论频道特约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搜狐娱乐评论频道投稿信箱:yulepinglun@sohu.com,优稿优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