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娱乐 > 戏剧 drama > 话剧

《费加罗的婚礼》启幕北京国际喜歌剧演出季

来源:北京日报
2010年12月24日08:44
《费加罗的婚礼》
《费加罗的婚礼》

  昨晚,由李卫执导的现代版喜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在东城区文化馆风尚剧场上演,同时拉开首届北京国际喜歌剧演出季序幕。全剧以意大利语演唱,宣叙调对白则全部改编成了中文,甚至加入了方言,语言及舞台风格也全部以现代形式出现,很多观众感慨,原来歌剧也可以很娱乐。

  莫扎特喜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创作于1786年,剧本取材于法国剧作家博马舍的“费加罗三部曲”。这是一部市井化了的幽默剧,轻松愉快,充满市民气息。这是莫扎特最受欢迎的歌剧,迄今为止仍是各大剧院的保留剧目。

  昨晚的演出,可谓现代人演绎古典戏,让男主角费加罗举行了一场花样百出的婚礼。意大利原文演唱,中文对白中夹杂着上海、东北方言,加上现代化的喜剧情节,这些变动让观众一走进歌剧院,都觉得“费加罗”是新的。当交道口、秀水、韩朝边境一日游等现代词汇从演员嘴里说出时,观众们更是忍俊不禁;而当剧中由一位外国演员扮演的伯爵,用生硬的中文念起“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时,全场更是爆笑起来。

  当然,现代版喜歌剧《费加罗的婚礼》绝大部分的改编,并没有把莫扎特的音乐改动,依旧是这个奥地利作曲天才能让云卷云舒的旋律,加上古典交响乐团的全力伴奏配合,女高音、男高音等实力演唱家逐个出场,将一出喜剧演绎得妙趣横生。

  与《图兰朵》、《卡门》、《茶花女》、《蝴蝶夫人》等大型歌剧相比,像《费加罗的婚礼》这样的喜歌剧显然更有娱乐性,而李卫的处理手法又将其表现得更“家常”,更平民化。对歌剧在中国的推广,李卫极力主张将其亲民化、市场化,他甚至认为,目前国内对《图兰朵》之类大型歌剧的盲目推崇,更会导致歌剧与大众的距离越来越远。“中国人现在在走西方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老路,就是一味追求舞台上的写实,却把舞台最珍贵的东西给丢掉了。”

  不过,也有观众评价这一版《费加罗的婚礼》有些娱乐过度,偏离了歌剧艺术的本体。对此,李卫说:“到现在歌剧还是一动不动地在台上唱着,这门艺术会让人觉得没什么意思。现在古典音乐最缺乏的就是营销,歌剧与时尚、娱乐去结合,没什么不可以的。”

  在李卫看来,目前外国歌剧在中国演出市场大多靠两点来争取观众:要么大牌云集,阵容空前,靠名歌唱家保证票房;要么求新求变,在演出形式上大胆创新,吸引关注。“如果两者都没有,阵容平平,形式又陈旧常规,效果可想而知。所以,我们试图在歌剧的本土化和戏剧化方面有所突破,来吸引这个时代的观众。”RJ197 纪武军 摄

  记者手记

  喜剧闹剧一线间

  对经典歌剧推出现代版本,已成当今世界歌剧新潮流,在欧洲国家更是普遍。在意大利,现在已难得见到完全按照18世纪的布景和装扮来演出的《费加罗的婚礼》,改编后的现代版,有的加入了抽象的现代舞,有的让原剧中伯爵的仆人身着印度服饰表演,有的版本演员则穿着当季奢侈品牌的新装,演绎都市里的故事。

  随着歌剧发展历程的演进,同一出歌剧在不同导演手中,变化为各种“新版”,有的甚至从古代“穿越”至现代,为的就是更加贴合当下观众的欣赏口味,让故事更添亲和力,从而更亲近观众。就歌剧艺术的普及而言,这当然是好事。不过另一方面,如何把握改编的尺度,也是很关键的。喜剧和闹剧,有时往往就在一线之间。有的改编让人确实感觉更有表现力和新意,但也有一些粗制滥造的现代化包装,让人感觉不伦不类,以花哨的形式哗众取宠,其实说白了就是恶搞。

  (记者李红艳)

(责任编辑:崔延)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