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立忍
戴立忍:
我不太会说话,所以很喜欢听别人说话,宁愿多听侯导和张导多说说自己的生命力。
我从小就是斯巴达教育,他是动荡大时代中长大的,所以他对待小孩子的方式,就是不论在任何可能的情况下,都要活下来。我从小只有学习跟劳动,没有游戏,我就是这么长大的。从小唯一称得上娱乐的东西,就是电影,我成长在台东的小渔村里,那时候没电视机,父亲唯一会带我们做的娱乐就是看电影。从我很小很小的时候,我开始有印象的地方就是电影院,唯一觉得父亲不那么严厉的时候,也就是在电影院。小时候我们也常搬家,从东部后来就搬到了西部,然后在西部又搬了好几个地方。经常和朋友刚认识,就要离开,小学就念了四所。无论如何,搬过来搬过去,对我来说,唯一不变的环境就是电影院。当时电影是台湾很重要的庶民娱乐。小时候常常混过去,后来慢慢长高就混不进去,那时候家里做生意,就常常偷一点钱,去买票看电影。经常爸爸妈妈去电影院找我,把我弄出来。
当时的课外读物和媒体资讯都不是很多,我个人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很大的一块就是通过电影的。也就是因为这样,后来我开始有了自主思考的时候,我和世界想要沟通的时候,我没有语言,不善于表达,要表达的话,就是通过文字,后来慢慢地有了能力就通过戏剧,再然后就是影像。
面对联考的时候,唯一让我有想象的科系,就是电影。可惜填错志愿了,那时候只有文大有电影系,可是文大是私立学校,比较贵。还有另外一个学校,有戏剧系,那时候我也没看过舞台剧,看见师资介绍里有杨德昌导演,以为就和电影差不多。我就填了这一个志愿,后来还是考上了。
到现在我都不认为自己能面对很多双眼睛,到今天都不习惯。表演是大学时候的一位老师开启了我认知,表演不需要你胆子很大、脸皮很厚。它需要你和另一面的自己有一个对照。慢慢地我知道了自己有这样的能力、机会,有些人就来找我当演员。可我还是不想和大家面对面,不习惯演员,在旁边自顾自的说话就好。
我那时候通过朋友认识了张姐,那时候她在做个广播节目,需要人写稿。做了很多这样的事情,跟这个行业有关,我就这么进入了这行。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