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娱乐 > 戏剧 drama > 音文化

马友友学音乐不是为事业 寻找生活更多意义

来源:大洋网-信息时报
2010年11月19日09:32

  首次亮相广州的大提琴家马友友(右图)前晚在星海音乐厅为本届广东亚洲音乐节压轴献演,还加演了两首曲目。在演出前一天受访时,马友友以不太流利的中文表达了对广州的好感,“我一直想来广州看看。我妈妈是广州人,但我一直没有机会到这里来。广州的珠江是那么美丽,吃的也好得不得了!”

  表演现场亲和力强

  在余隆的执棒下,马友友与广州交响乐团合作演绎了德沃夏克的《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这首德沃夏克在1892年赴美期间创作的乐曲,诉说了流落他乡的游子对故土的思念,观众从马友友的琴声里,亦领悟到了作为华人音乐家的他借由此曲寄托对故土相思的用意。马友友还将在一周内分别与中国三大交响乐团:中国爱乐、广交和上海交响乐团合作该曲,“这在以往我从没试过。”

  细心的观众更发现,马友友在演奏过程中总不忘与各个声部的乐手用眼神交流,点头致意。一曲奏罢,现场掌声经久不息,马友友更慷慨地加演了两首曲目:巴赫无伴奏组曲之一,以及土耳其作曲家赛冈作品。

  55岁看世界不一样

  “音乐就好像是大自然给人类的一份礼物,它能够描述大自然,也能够描述我们的心灵。一个音乐家的成就,就是能够各种找到不同的方法,不断的去看,去感觉,去向观众报告你的发现。”马友友用词汇量不多的中文,描述着自己终其一生从事的工作。

  作为华人音乐家在世界,马友友感叹,“在我30年前音乐生涯的初期,很多人会问‘你是亚洲人,怎么能懂我们的音乐?’但是现在我要向你报告,没有人再会问这种问题了!华人音乐家的汲取能力、教育程度都在进步,我很高兴看到这种转变。”55岁的他表示很多想法与以前不一样,“虽然我越来越老了,但对年轻人的想法,他们的世界特别感兴趣。”

  当听说中国现在学音乐的孩子很多,但家长们焦急的是,从音乐院校毕业的学生,能从事与音乐事业的不到1%时,马友友表示,“这是个非常要紧的问题。音乐好比是语言,比如你会说七种语言,不是说你就一定靠这七种语言谋生。你可以走遍全世界,可以与人交流。虽然社会竞争很激烈,但我还是要跟所有父母说,学音乐的目的不是为了事业,而是寻找生活的意义。学了音乐,就好像你多了一只眼睛和一个耳朵,能感受到更多人的情感、更广大的世界。”

  

(责任编辑:崔延)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