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记者 王砚文
“再见。”“再见。”刘新杰和谭忠恕分别坐在两辆车中,压着帽檐近乎耳语地各自轻声叹息。接着镜头拉远,天高地阔秋风萧瑟,车分两路扬镳而去,字幕跟出:两兄弟自此一别,再也没有相见。昨晚,30集电视剧《黎明之前》以这样颇为沉重的一幕结束了15天的“黑暗”之旅,不管结局交代得是否“给力”,关于剧中种种谜团纠葛,不少观众仍津津乐道。借助一部《黎明之前》又隐隐有回暖荧屏之势的谍战剧,专家预测也许能以此为契机,重获观众的青睐。
“千万个余则成站起来”
谍战剧在中国的历史不长,要数“丰碑”式作品,除却1981年最早一部《敌营十八年》,其后空档20多年,才在2002年出现《誓言无声》,再往后,就是近年的“谍战双峰”《暗算》和《潜伏》。但仔细观察,谍战剧每“雄起”一次,似乎就会落入一个窠臼。
以《誓言无声》为代表,最早的谍战剧也许叫“反特剧”更为恰当。片中多是我方受到敌方特务的威胁,于是调查小组出动,历经千难万险粉碎敌方阴谋。不论是剧情走向还是人物刻画,“反特剧”都敌我分明,孰正孰邪一眼便知。2005年《暗算》面世,谍战剧开始真正火爆荧屏,“高智商”和“强情节”从此成为谍战戏的两把标尺,这之后谍战片都爱“派出”我方人员卧薪尝胆,而卧底总是外形潇洒内心冷静,集酷帅于一身。2008年《潜伏》大热,在悬念戏里加幽默,突出平凡人物的转变和个性魅力成了新套路。其实,类型剧互有相像本不足为奇,例如快情节强冲突本来就是谍战剧的规律,但大部分谍战剧对规律的肤浅使用和对某一部成功作品的简单模仿,造就了荧幕上一个时期内的“千剧一面”,创作手法、故事内容,情节走向和人物设置都太像。无怪网友调侃:“一个余则成播完了,千万个余则成站起来。”
《黎明之前》则颇有些异军突起的味道:比起“注水多”的谍战剧,它一集900个镜头更紧凑,总是带着酒壶的刘新杰更软弱也更多面,而各具特色的谭忠恕、齐佩林、孙大浦则让“正邪之分”越来越模糊,敌我兄弟情的加入更令观众唏嘘。几乎可以预测,之后的谍战剧,恐怕又要出现一批眼神忧郁的“非完美”间谍了。
“一入美剧深似海”
《黎明之前》甫一出场就被贴上“像美剧”的标签,虽然导演刘江反复申明自己从不看美剧,编剧黄珂也直言自己更多是受了英国侦探小说的影响,但碎片化的影像风格,大量回闪镜头和内心戏,确实有很多美剧的影子。“说像美剧没什么不好,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美剧是范本,我们的努力方向就是制作精良的美剧。”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说。
但是,终究还是有差距。《黎明之前》的故事走到中后段,还是有不少戏陷入八局的办公室里难以自拔,显得冗余;更致命的是逻辑出现问题,被观众挑出不少“硬伤”;前面铺垫的线索太繁琐,导致收尾时力不从心。而以“罪案剧集”为代表的“美式谍战剧”,40分钟一集的内容中通常会容纳1到3个案件,观众几乎没时间“停下大脑休息”;虽然剧情离奇,但在编剧的精巧设计下,又丝丝入扣让人找不出茬儿,反而使你不由自主跟随剧中线索进行推理、思考;再加上后期制作精美,画面效果堪比电影,难怪不少观众直呼 “一入美剧深似海”,乐而不返了。
跳开美剧的手法高明,谍战剧也可以拥有“人文深度”。让不少中国观众至今印象深刻的前苏联电视剧《春天里的十七个瞬间》,被誉为“史上最好的谍战剧”。其实论情节论手法论人物,它也不过是典型的谍战套路。但30多年让人难以忘怀的,不仅在艺术手段的细腻,还在通篇回荡的一股凛然英雄气。有网友评价:“表面风平浪静,内里风起云涌,在我心目中这才是真正的谍战剧!”
“就像下棋斗智斗勇”
“类型片应该按它的规律走,说白了一种特定题材、特定风格的艺术品只要按特定规律办,把它走向极致,就会获得认可。” 文艺评论家彭加瑾说。在前日召开的《黎明之前》研讨会上,类型剧的“专业化操作”问题被点了出来。而在专家眼里,《黎明之前》恰好开启了这样一个专业化的范例:“它的好处,就是按专业的做法,编剧是解扣子的人,按照推理逻辑,最后抓人性弱点,升华了整个主题。”张颐武认为。清华大学教授尹鸿也直言这部剧“可能会使类型剧走向新的阶段”,他用了一个有趣的比喻来形容这种更为专业化的叙事手法:“就像下棋,我们把这个棋盘先假定好,把任务摆在那儿,然后大家一起斗智斗勇。所谓的戏剧性,其实来自于我想保住自己不被发现时所激发的智慧,所以才必须使所有情节的发展有内在逻辑性。”
这种专业化,模仿美剧是一种方法,还有一种“嫁接法”或许可为之一试。其实早在《潜伏》里余则成与翠平的对手戏里,就有人看出了谍战剧与情景剧、家庭伦理剧“混搭”的影子,到《黎明之前》里则更加明显,林永健主动要求给谭忠恕加上妻儿的戏码,其实正是一种对不同类型剧的“嫁接”:“采用一些家庭剧、爱情剧的手段,可以帮助弱化谍战情节类型的反身制约。”尹鸿说。总而言之,历经盲目跟风的“混战”,并不完美的《黎明之前》也许能为中国谍战剧开启一扇曙光之门。RJ252
(责任编辑:布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