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的上海大剧院,舞台正中有一只射灯环绕的电子共鸣箱,一根根钢弦从箱子向四周分布散开。幽暗的剧场里,正厅观众席头顶上方的17根钢弦泛着灯光隐隐闪亮——独特的“大地竖琴”,其实是一种现场音响装置。“大地竖琴”乐队艺术总监威廉姆·克洛斯戴上棉质手套、擦上松香,站在钢弦的中间双手握弦摩擦,发出的居然是像管风琴簧片音质般的声响。
观众掌声一片
一曲与打击乐手合作的《大地竖琴序曲》,只是克洛斯在小试“大地竖琴”的效果。等到两位打扮如古希腊女祭司的女歌手上台就位,克洛斯的演奏手法也显得灵巧起来。空灵的歌声悠悠飘荡。只见克洛斯的双手在钢弦上灵巧地擦、磨、拨、弹、拧……声音也变化多端,居然还能与小提琴、吉他等“小字辈”乐器的声音浑然一体。他用“大地竖琴”演奏的《茉莉花》也有深情款款的优美,乐声刚起就引得观众掌声一片。
抹上温馨色彩
“大地竖琴”每根钢弦上,在不同位置都有一个白色块状物。克洛斯说:“这是调音模块。模块离共鸣箱越远,这根弦的声音就越低沉。”一位身穿黑色长裙的女乐手站在了钢弦中间,她双手挥动演奏钢弦,颇似织布女工正在忙碌飞梭,随着音韵扭动的身姿又如精灵在翩翩起舞。一曲U2乐队的《唯一》被女歌手回肠荡气地反串唱响,“大地竖琴”的音色有了温暖感,也为这首呼唤人与人之间相爱的歌曲抹上了一层温馨色彩。
感受到想象力
让观众对这支乐队的表演感到新奇的,还不仅是这套“大地竖琴”装置。舞台上奇形怪状的乐器,似乎在证明克洛斯的想象力。他创作的“翼竖琴”,形状就如大大的鸟翼,发出的声音相当锐利;克洛斯穿上了特制夹克后随手拍打,不同音高的鼓声顿时震荡全场,这件“敲打夹克”里竟然安装了多个电子鼓;“水怪吉他”似三把吉他拼装而成……尽管这台演出缺少耐人寻味的音乐经典,甚至有点形式大于内容的炫丽,但轻松的歌声和新奇的乐器,却让观众都感受到了丰富的想象力。 本报记者 杨建国
(责任编辑:炊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