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刘江执导,林永健、吴秀波、海清等主演的谍战剧《黎明之前》目前正在北京卫视热播。该剧开播以来,严重考验着观众的逻辑推理能力。很多观众评价该剧是《潜伏》之后最值得一看的谍战剧。不过也有观众指出,该剧爱情戏节奏太慢,结局也过于戏剧化。昨天,该剧导演刘江接受采访时称,看《黎明之前》确实比看《潜伏》费脑子,结局也是故意设计的,等待观众自己找答案。
架构与《潜伏》相似
许多观众表示该剧和《潜伏》有些相似:“同样是敌人心脏里的潜伏者,敌人是一个站长和他领导的三架马车。《潜伏》里是老谋深算的吴站长,《黎明之前》里有个不苟言笑的谭局长,手底下齐佩林八面玲珑,孙大浦马马虎虎,连李伯涵的高智商也和《潜伏》中的李涯如出一辙。”
在导演刘江看来,《黎明之前》和《潜伏》是一个菜系里两道完全不同的菜。《黎明之前》和《媳妇的美好时代》两部热播剧风马牛不相及,却都出自刘江之手,因此他相信:“就像《媳妇》讲的也是家长里短,一样受欢迎,《黎明之前》也可以找到谍战戏的突破口。”他透露,其实《黎明之前》的剧本在《潜伏》播出之前就已经完成了,“《黎明之前》是类型化更高的戏,快速的镜头切换、不断倒叙、反转的情节逼近以及大量纯侦破技术的真实再现……比如,通过药剂的化学反应,推断死亡原因;通过口含照片,知道照片拍摄的大致时间;通过翻检嫌疑人的生活垃圾搜集线索等。”有消息称《黎明之前》是根据麦家的小说改编的,刘江回应说纯属误传,“《黎明之前》完全是编剧黄珂的原创”。
细节引发观众考证
该剧的出现让不少观众感叹,“终于不拿我们当白痴了。”不过也有很多观众反映看着太累,很多地方还没看明白就过去了。很多观众在网络贴吧中展开大讨论,一些分析完全超出了编剧和导演的预先设定。比如,剧中刘新杰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日语“撒由那拉”让很多观众感到莫名其妙,于是就有观众去考证,并援引约翰·托兰的《日本帝国的衰亡》,将“撒由那拉”翻译为“就这样吧”。
对此,刘江笑着说:“观众认真过头了。其实这个词只是演员吴秀波即兴加的,是给角色设计的特征。因为刘新杰和谭忠恕都参加过抗日战争,说‘撒由那拉’会让人联想到他们的渊源,显得比较有特点,还有调侃的意味。观众分析得这么深入,让我很震惊,说明这部戏确实感染到大家了。不过,我们真没想弄那么复杂,没想把观众往沟里带。”
刘江表示,拍这部戏的初衷就是为了好看,而不是给观众讲大道理,“大家习惯了文以载道的思维惯性,总想从一部戏里找到些深刻的大道理。这部戏引发了观众对于信仰和人性的讨论,但这与我的初衷不符。我最大的宗旨就是好看,娱乐比什么都重要。”
海清扮娇弱挺失败
大多观众认为剧中的感情戏太不给劲,“可以说没有感情戏,女演员很少。海清演了男人帮中唯一一位女性角色顾晔佳,她与刘新杰之间的爱情戏节奏很慢,也不够浪漫。感情戏与紧张刺激的情节推进关系不大。”对此,刘江回应说,剧作结构决定了这是个纯爷们戏,“爱情不是拧在主线上的。”
有观众认为,海清这次终于摘掉了媳妇帽子,“以单纯清新的形象出现,尽管不如翠平那样有喜感有特色,但作为男人帮中唯一一朵玫瑰,还是值得一品的。”但也有观众表示,海清装清纯很失败,“海清不适合演单纯可爱的女生,她之前演的海萍、毛豆豆都是比较市井气的女性。看她细声慢语、娇弱的样子,我真被雷到了。再说海清也不小了,扮嫩这种事不适合她。”对于装嫩一说,刘江认为顾晔佳可以理解成那个年代的剩女,刘新杰是剩男。“我倒是没觉得清纯角色不适合海清,你看林志玲也不小了,不还在装嫩嘛。”
结局粗糙匪夷所思
看完整部剧的观众抱怨结局匪夷所思,“用了29集半的时间试探刘新杰,结果不到半集就用很粗糙的证据把李伯涵毙了。感觉很突然,谁能解释解释如此高明的谭局长用了29集半的时间在干什么呀?”不少观众认为该剧的软肋是结局:“结局那场戏是整部剧中最做作的一场,根本没有解决枪伤和电话两个最有力的物证直接指认刘新杰的问题。而且过于神化‘水手’,把自己死后的事情说得那么准。”
刘江提醒观众,看大结局的时候要换一个视角,带着“李伯涵是中共卧底”这个大前提去看,就会发现枪伤和电话这两个对刘新杰不利的证据,其实是李伯涵栽赃陷害刘新杰的。促使谭局长杀掉李伯涵的原因有两个:第一,谭忠恕出于自愿。因为李伯涵让他身败名裂,谭忠恕被复仇的怒火冲昏了头脑。二是“水手”的供述和从解放区回来的卧底的供述,增加了李伯涵是卧底的嫌疑。刘江说:“谭忠恕很精明,但是人在冲动之下做出的判断未必是正确的。谭忠恕撤退到台湾后,他会意识到这中间是有纰漏的,李伯涵是冤死的。”
观众最想知道谭忠恕是什么知道刘新杰是卧底的,刘江给出了答案:“谭忠恕是在那个岔路口、两人分道扬镳时才知道刘新杰是卧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