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评论不想太论了,只想用一种新闻体来说说这个事儿。
低票价促成电影成大众消费品
《2010中国电影产业报告》显示,2009年中国电影平均票价为36.38元,占城镇居民可支配月收入的2.5%,远高于发达国家的0.5%。虽然中国电影票房成绩近几年连创新高,功劳定有电影市场的繁荣和观影人群的扩大,但高票价为其出力不少。就连广电总局副局长也公开承认电影票价高。为让电影真正成为大众消费品,时下行业内部正在酝酿将周三也变为“半价日”,让低票价普惠于大众。
为何影城更爱优惠活动
如同书籍一样,电影并非生活必需品,这种精神文化层面上的产物一出现必然带着高姿态,不过电影其自深的娱乐性要比电视格调高,比书又受众普遍,而这部分的目标群体在中国越来越庞大。2005年实行周二半价日就为了刺激电影票房,历经5年的习惯,电影迷中有一群坚挺的周二观影党。“刚刚过去的暑期最明显,周二来看电影的好多都是学生,现在学生开学了就成了工作自由度大的小白领。”影城工作人员对记者说。记者了解到,目前电影市场普遍的优惠活动有:1、会员卡2、团体票3、周二半价、4、每天12:00前21:00后现金购票特价优惠,有一些个别影城还有周一女士日等等,“其实各种变相的低价活动已经不少,但要是固定定下多一天半价日,影迷不以为然,没有优惠活动让他们感到影院的‘诚意’。”
电影市场阶段性饱和
现在看一部电影平均消费50元,如果遇上大片如《唐山大地震》,二线城市单人票价可以达到80元,而一线城市可以上百,即使一个普通白领每月3千元的工资,看一场电影的花销也不小。何况现在大片越来越多,如果因为电影票太高,而要在大片之间比较取舍的话,对影迷不仅残酷,对其电影圈也是无形中推动竞争。一位影城工作人员也感叹现在票价是有点贵,“现在运营成本也高,而且我们慢慢该胶片为数字化,这样又会降低些成本。”随后记者询问周三半价日的可行性,该员工说电影慢慢饱和了就能实行了,“慢慢电影院多了,好片子也多了,这时影迷更加有主动权,影院一定会拿出商场促销式的手法,降低票价让更多人走进影院。”
低票价优化电影产业
中国电影正在发展中,还未成熟各个链条都存在问题,业内人士分析如果从影院角度看,现在电影票的确贵,因为大部分收入仅来自票房,“按照相关数据显示,国外票房收入仅占电影院收入的一半左右,其余主要是卖品收入(比如饮料、爆米花)和衍生产品收入(比如与电影相关的玩具、纪念品等),但在中国,后者收入的比例一般只占影院收入的10%左右。”此外目前观影群体仍然单一,主要集中学生、收入稳定和小资、白领,记者得知在中国很多三线城市甚至没有电影院,这块市场如被开发出来,一部电影票房上亿不是什么难事。所谓周三半价日不过是对电影低票价的呼吁,既能福泽广大影迷又能敦促电影产业发展,岂不是两全其美。
顾耘萍(《时代商报》影视记者)
搜狐娱乐评论频道特约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