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春》剧照 |
由金英马出品的亲情大戏《傻春》在众多亲情戏中显得有些“另类”,该剧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讲起,涉及到中国最混乱最缺乏理智的那十年。故事的主要发生地赵家是一个九口人的大家庭,故事刚刚开始的时候父亲赵宇初是轧钢厂的厂长,十四级的高级职称让赵家生活得很富庶。七个儿女各有不同,虽然只有一个儿子的现状让重男轻女的赵氏夫妻多少有些遗憾,好在女儿们个个聪明伶俐可爱漂亮,大女儿“傻春”虽然有些愣头愣脑,可的确帮母亲分担了很多家务,一家人生活得也算和乐团圆。
情况转变在赵宇初被打成右派从厂长位子上被赶下来的那一天,除去大女儿“傻春”仍旧勤勤恳恳坚定不移地以父亲为毕生学习之榜样外,其他的儿女纷纷动摇,甚至对教养他们多年的父亲产生了怀疑。这其中以二女儿素眠反应最为激烈,而素眠因为成绩优异口才一流恰恰也是赵宇初最看重的一个女儿。
如果社会正常发展,素眠这样的孩子应该有着最光明的前途,可是世事难料,突然的一场运动,让整整一代青年人突然失去了人生的方向,巨大的心理落差让他们难以平衡,同时又苦于无处发泄。而赵素眠,选择将自己全部的恐惧和不安通通化作怒气给了自己原本最尊敬的父亲。她把自己的不幸全部归结于爸爸的“不清白”,这对于被打成“牛鬼蛇神”原本就已经心灰意冷的赵宇初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赵宇初本身心里也有着巨大的不平衡,两相碰撞,有了赵宇初与赵素眠第一次的冲突。
虽然有大姐“傻春”拼死阻拦,母亲许敏容在其中周旋,这一次的父女冲突最后并没有演变成决裂或者出走之类,但还是不可避免地在父女二人心中都留下了伤痕,彼此都觉得亏欠。
是什么使得父不父子不子,而且还是出现在平素最重礼教的赵家,最敬父尊的二女儿身上?赵素眠人性的扭曲,当然有性格的成分在作祟,但更多还是时代的冲击造成的。运动一起,青年人的理想骤然丧失,生活目标陡然被剥夺,多年以来受到的教育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根本性的东西甚至也产生了动摇。一时的失衡感让青年人们丧失了原本就薄弱的判断力。他们不管青红皂白,为了反对而反对,他们回避人伦,回避理性,试图在一场更激烈的非理性中逃避掉眼前的非理性。
《傻春》像是一幅长卷,讲的不是多么恢弘的历史大事,只是一家九口人如何相互扶搀着走过三十余年的风风雨雨;故事的主人公也没有什么丰功伟业,他们只是在生活。这些都是最贴近生活的东西,看似平淡无奇却又蕴含生命真谛。虽然都在同一屋檐下生活,但是赵家的每一个成员各自的生命轨迹又都有所不同,利用三十年的时间跨度从他们身上所折射出来的这些,看起来是再普通不过的柴米油盐,但实际上这些就是历史,属于老百姓自己的历史。
而长卷中赵宇初与赵素眠父女冲突的这一部分画面,显然是充满苦痛与无奈的。毫无办法,他们注定要走过那段坎坷的路。我们现在以一种回望旁观的态度再看,会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反思,然而当事人的痛苦,我们可感实在有限。
关于为什么要不加避讳地描写这一段时期,该剧出品人滕站介绍说:“那段时期不应该被刻意遗忘。我们这部剧写出来并不是为了批判什么,我们也还没有权威可以去评断那个特殊的时代。《傻春》归根结底还是一部亲情大戏,而关于运动的部分,更多的还是一个背景性的东西,我们只是想让观众知道,三十多年以前,有一群人、有一个时期是在这样生活着的。而真正经历过这些的人们,我相信在看这部剧的时候一定会产生强烈的认同感。” (君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