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娱乐 > 娱评 > 大腕专栏

张小北:娱乐圈热钱带来了什么?

来源:搜狐娱乐 作者:张小北
2010年07月07日17:37

  【新闻眼】热钱(Hot Money),又称游资或叫投机性短期资本,只为追求最高报酬以最低风险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迅速流动的短期投机性资金。

  有段子说,现在的热钱不炒房子改炒影视了,一堆堆热钱涌入,娱乐圈的泡沫似乎浓得化不开。事实是这样吗?大批热钱进入娱乐圈,会给娱乐圈带来什么?对这个市场有怎样的影响?就此话题,搜狐娱乐邀请各行业专家发表看法。

热钱涌入娱乐圈
热钱涌入娱乐圈

  伴随着新的一轮“狼来了”,“热钱”这个金融领域的专业词汇,开始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影视投资领域。对于影视行业,特别是电影行业来说,“热钱”是千呼万唤的救星,还是唯恐避之不及的灾星?

  在金融领域,“热钱”又称游资或投机性短期资本,尽管目前官方对其尚无明确定义,但通常是指以投机获利为目的快速流动的短期资本,而且进出之间往往容易诱发市场乃至金融动荡。热钱的投资对象主要是外汇、股票及其衍生产品市场等,具有投机性强、流动性快、隐蔽性强等特征。

  从上面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热钱的一大特点就是快速流动,其目的是投机获利。而对于电影行业来说,一部电影从策划研发到拍摄制作,一直到最后上映,周期一般都在一年以上。如果是比较大规模的商业类型片,算上研发周期,整个制作周期两三年也是常见的事情。

  如果说一到两年的周期对于热钱来说显得有些过于漫长外,电影投资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回报风险问题。对于那些意图短期内快速投机获利的资本来说,一部电影是否能够确保在市场上获得可预期的利润,可能是决定它们是否投资的关键因素。而对于这一点,任何电影制作公司都不可能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

  但是热钱还是来了。无论它对中国电影意味着什么,对于一个正在爆炸式发展的行业来说,投机性资本的涌入是不可避免的。尽管有诸多弊端,也许短期内无法避免“人傻钱多速来”的局面,但如果中国的电影行业能够抓住这次机遇,尽快完成产业链的正规化建设,也许能为中国电影挣出一个未来。

  作为一种文化产品,中国电影一直面临着一个尴尬的局面,就是无法“走出去”。绝大多数国产电影,无论投资额大小,基本只能依靠内地市场票房完成回收。传说中的海外市场真相如何,冯小刚(在线看影视作品)导演在今年的上海电影节上对哈维的那番言论,也许代表了内地电影行业的真实想法。

  既然现状如此,那么大家也就只能挤在内地的6000块银幕上血战到底。虽然中国电影银幕数一直在增长,但中国电影的数量增长的更快。5月份在电影局备案的电影有189部,已经达到历史最高纪录。虽然这189部电影最后肯定不会都上院线,但明年的影院里,国产电影在档期和银幕数上的竞争肯定更加白热化。

  2010年中国电影产量肯定超过400部,即使将那些无力或无意在市场上竞争的影片排除,也至少有200部左右的影片试图在影院一较高下。在拥挤的5月和6月,我们都看到了这样一个盛况:5月公映影片26部,6月公映影片24部(可能有少量影片临时调整了档期,但最终数字不会有大的变化)。拥挤的档期,加上四年一次的世界杯冲击,导致原本应该热闹的暑期档直接被降温,6月份居然没有一部中外影片票房过亿。

  2010年已经过半,根据官方数据,截至6月20日,2010年中国内地电影票房已收获44亿元,同比增长80%以上,预计今年全年将超过百亿元。但是,在这个令人激动的数字背后,我们必须冷静地看到,上半年公映的诸多国产电影中,考虑到正在飞速高涨的制作成本,真正赚钱的能有几部?

  如此之多的电影,面对100亿这块儿大蛋糕都跃跃欲试,其中必然有热钱游资在幕后的推波助澜。但这块儿蛋糕真的如同大家想象中那么香甜可口吗?即使2010年中国电影还是能够如期完成55%的市场份额,那么55亿票房中,按照电影行业票房分成3:3:3的比例,最后真正分到投资者手中的那块儿蛋糕也只有18亿左右。

  2010年上半年票房过亿国产影片:

  叶问2宗师传奇 21000

  大兵小将 17000

  锦衣卫 14000

  全城热恋 13000

  越光宝盒 13000

  杜拉拉升职记 13000

  孔子 10000

  (以上票房数字为粗略值,仅供参考)

  从上面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仅仅是这7部电影就拿走了44亿票房中的10亿,如果再加上1月份横扫市场的《阿凡达》(本片票房数据众说纷纭,但最少的都有13.5亿),最后剩下的只有不到20亿票房让其他众多影片(包括好莱坞引进大片和引进批片)来争抢了。

  从上半年国产影片的票房数字来看,票房成绩位于三千万到一亿区间的影片只有《喜羊羊与灰太郎》、《苏乞儿》、《未来警察》、《人在囧途》、《决战刹马镇》、《美丽密令》、《东风雨》等寥寥几部。另外《功夫梦》和《谍海风云》虽然票房也都超过了三千万,但考虑到它们的合拍片身份,没有计算在内。

  在这些国产大片和中档电影中,除了少量天价制作费的影片,应该基本上都获得了盈利。至于票房成绩在三千万以下的国产电影,不敢说百分之百,但绝大多数都应该是赔钱的。只有掌握了销售终端的影院,才是笑到最后的那个人。

  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不掌握产业链的关键资源,热钱一股脑地涌向电影制作领域并非明智之举,除了哄抬物价外,对中国电影的创作和制作绝非好消息。只有真正的投资者,才会从根源上重视和培养电影产业的关键环节,并能够以稳健的心态来对待未来的市场。对于那些急切盼望获利离场的资金,我个人有一句话奉劝:电影行业有风险,热钱投资需谨慎。

  张小北(影评人,影视制作人员)

  搜狐娱乐评论频道特约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孙吉顺)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