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自己浮躁,看不习惯纯艺术作品,所以看这样的演出总是带些畏惧,《看不见的城市》就是如此。两个小时后,演员讲着戏中故事,我还在跟有些晕乎的呈现形式较劲。这是个形式大于内容的戏,而且形式难以令人满意,表现的重点要通过文字来告知,首先韵味就谈不上了,整体也淡而乏味。
制作人是袁鸿,他游离在“白领戏剧”“爆笑戏剧”“明星戏剧”之外,坚持做有艺术气质的剧场作品,勇气和情怀让人敬佩。《看不见的城市》用一种舞蹈剧场的戏剧形式,拓宽了话剧的呈现形式。故事也沿袭了这种气质,编剧李蝴蝶巧妙借用了卡尔维诺小说的章节,来叙说一个中国化城市浪子的迷茫。那是“蚁族”们的迷茫,也是“囚禁”在写字楼、房奴、人际关系等各类压力下的紧张。开场后,几个卑微的人缓慢行走,一种淡淡的阴郁弥漫,观众立刻感受到了主创们用心良苦进行反思的基调。
然而内容上的深刻掩盖不了整体效果及表达形式的孱弱。我听到周围观众在小声嘀咕,这是什么意思,那是什么意思,过度意向性的肢体表达成了最费劲的观赏障碍。我模棱两可地解读,却因为不确定是否正确而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浮躁如我,不确定让人抓狂。
曾获奖无数的导演兼编舞侯莹,用柔韧舞姿给了舞台不一样的调度。可是整体定位的落差,还是让整场演出看上去很像是一群幽灵在装神弄鬼。如果是舞剧,演出却没有完全突出“舞蹈”概念,并且在推动剧情的关键之处总是代之以台词,尤其是让大段独白来打断整个表演的节奏,有些失水准。
《看不见的城市》内容上贴近现实,有无数触动人心的地方,但形式上却不食人间烟火。 (阿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