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娱乐 > 电视 > 内地电视

《收藏马未都》:收藏的不仅仅是马未都

来源:搜狐娱乐
2010年06月10日17:38

  娱乐当道,已经成为各地自办电视节目不争夺的事实。打开各地方台的卫视节目《超级女声》、《快乐男声》、《天天向上》、《非诚勿扰》、《天声王牌》……实是热闹非凡。真是你尚未唱罢,我便急于登场。你来玩歌,我就整舞;你搞个都市时尚的,我就整个土得掉渣的。玩国际路线的,走本土民风的……不亦乐乎。从灰姑娘实现华丽转身,丑小鸭变天鹅的草根造星,到如今的整搞当红明星现场PK,娱乐的触角无孔不入,角度方位越来越刁钻,越来越辛辣,大有不惊掉观众眼珠不罢休的意思。

  一时间,中庸平和成了最先被摒弃的。而如今在热闹当中,一些人也逐渐冷静了下来。娱乐过后是什么?电视所能满足的,只能是一种文化功能方面的需要。文化的范畴非常广,但在一个阶段,我们基于一种功利的“精神”,人为的把它压缩等同成了娱乐。但是娱乐并不能完全摒弃文化,而文化也能贯通于娱乐。

  广西卫视每周六晚十点推出《收藏马未都》后就有人问:你们为什么会把这么一个文化概念的节目锁定在马未都身上?比他更彻底的文化名人不是没有。的确如此,论起来马未都的文化“武功”,其实有些剑走偏锋,不能说是“武林”正统。马先生的“武功”有些杂家的味道。但是,在我们看来,马未都却是文化领域在大众传媒的平台上非常有价值的一个人物。因为他兼具了文化功能和娱乐功能的两种特性。他的文化风味,既不缺乏权威,还容易普及,是一种比较平易温和的文化风格。是这个领域不多见的,能够把文化的内容娱乐化,能够轻松起来的“马氏风格”。因此,马未都的“不够彻底”恰恰是他最易于普及,最具备电视表现力的原因所在,是文化与娱乐,也就是广西卫视《收藏马未都》内容与形式能够得以结合的理由。电视文化节目,不是学术专题研讨会,与深入考究相比,电视文化更需要的是一种普及的功能,这点,是由它受众的最广泛性和平均接受水平所决定的。

  以往我们在谈到文化节目时,大家都会油然而起一种“阳春白雪”、“风雅并重”之感。这种对文化节目的“高度意识”或“门槛意识”,往往会成为大众对文化节目的“收视初判断”,从而使文化节目走向“收视窄面化”的误区。那么要打破这种带传统观念的“收视预期”,那就需要我们在进行栏目推广时形式要更开放些,更多的“平民色彩”和“贴近性”将成为文化节目的标签,避免强调“高端化”。基于此,广西卫视45分钟大型收藏类节目《收藏马未都》上的马未都不是嘉宾,而是主角。《收藏马未都》看似说收藏,其实是在讲述藏品所处历史中的符号意义。例如马先生在说到“马扎”这个藏品物件时,并没有过多的去辨析它的真伪以及收藏价值,而是更多强调从“马扎”的流传意义上,讲述我们汉民族对游牧民族的文化的相互包容。这从中可以看出马未都先生对于节目内容来说,是抱着一种开放式的姿态来参与的,他没有拘泥于太多收藏学术上的考究,而是将观众带到了更为广阔的历史天地!从这点来说,《收藏马未都》就与各地有关收藏类节目只说真伪和猜价格有着天壤之别,有种沐浴在马未都个人魅力和广博的中国文化春风里的感觉。

  《收藏马未都》划分为“收藏传奇”、“观复学堂”以及“古玩门诊”三个版块。在这三个版块中,节目都给马未都赋予了一定的角色定义。在“收藏传奇”中,马未都是藏品传奇讲述者,让你听听他的故事,教你如何做人,他在节目中说“我认识王世襄先生的时候,还很年轻。不到三十岁。王先生给我讲过故事。”马先生说着王世襄先生的通州淘黄花梨方桌,说着他对五块钱的认识,“那时候,五块钱可能是一个人的救命钱。我们今天的生活会好很多了,很多人不知道什么叫借钱度日,我们在几十年前,大量的人到月底都要靠借钱度日。这个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在“观复学堂”中,马未都是古玩知识老师,在这里从很多问题中,我们以前或一知半解,或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东西,至少是懂得珍惜、欣赏乃至敬重,能感受到它们的雍容典雅之美。。在“古玩门诊”中,马未都又变身为“古玩大夫”。而不同别的收藏节目的是,它能让你知道你所收藏藏品背后的文化以及它在当时所代表的含义,就像马未都在节目中说的:你对一次可能就会很快忘记,但是错一次就会记住一辈子。在教你辨别藏品的同时,也教你做人的道理。

  可以说,《收藏马未都》不仅仅是收藏马未都,也是收藏做人的道理,更是收藏我们中国灿烂的文化。广西卫视每周六晚十点的《收藏马未都》,马未都给你文化说事,教你明白做人。

(责任编辑:news)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