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上八百多年前繁华的汴京盛景,将首次在上海观众面前舞动起来。昨天下午,已届 “而立”的香港舞蹈团由艺术总监梁国城挂帅两位男女主演刘迎宏、苏淑,把即将在上海大剧院呈现的大型舞蹈诗 《清明上河图》送到沪上。
作为香港特别行政区世博特邀艺术团体,此次香港舞蹈团挑选舞蹈诗来沪演出,正与世博中国馆展出的放大电子动态版《清明上河图》遥相呼应。梁国城感叹:“充满机缘巧合,大家将目光共同投注在北宋画家张择端所作的这幅传世之作上,无不证明了它的魅力和价值。 ”
舞蹈版与电子版都不约而同地让静态的画卷动了起来。据悉,梁国城和他的学术指导及脚本曾柱昭在欣赏了 《清明上河图》的真迹之后,坚定了创作一出同名舞蹈。为了让画卷舞动起来,创作者们一同前往河南开封多次采风,体会开封清明上河园中的实景、实情。宋代文献记录节日民间舞蹈中的很多项目如高跷、旱船、花鼓、狮子舞、扑蝴蝶等表演形式,直到今天还在民间流传,给了梁国城他们不少灵感。
梁国城举例说,画卷中汴河两岸的杨柳树如何表现?他发现扭曲的杨柳特别适合用女性姿态呈现,河南当地民俗舞蹈中保留着的胸、腰、髋扭转的“三弯”姿势,恰能诠释,这也正是宋朝流行的舞姿。平伞也是画卷中非常突出的元素,在“平伞相欢”一场中,编舞考虑到以伞为道具太过普遍,遂不让演员用手持伞,而用一段得体的双人舞则将男女情丝缓缓抖落在流动的平伞间。此外,女伎的“纨扇舞”、头顶红灯笼的女子“灯舞”、单人抬的“中原花轿舞”以及“祈福舞”等等,都在巧思编排中将画卷以全新方式表现出来。梁国城表示:“《清明上河图》的舞蹈与编民间舞截然不同。舞蹈在我们的创作中不是一种展现,而是一种诗意的刻画。 ”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由87位演员用两个月时间排演完成的作品,总投资却不过180万港元,最终呈现出清新淡雅的艺术气质,很少见到炫技的表演。梁国城表示:“我们不过遵照历史的特点,做到简朴古雅,亦是返璞归真方能展现当代美学的韵味。 ”该剧下月9日、10日将连演于上海大剧院。
(记者 伍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