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娱乐 > 娱评 > 大腕专栏

武云溥:《太平洋》是部反战的残酷心理剧

来源:搜狐娱乐 作者:武云溥
2010年05月24日17:42

  武云溥:《太平洋》是部反战的残酷心理剧

  一切战争片都是反战的——这几乎是所有意图使用影像技术重现战争场面的导演,在说服投资人和审查者时必备的说辞。许多观众也记住了这句话,于是心安理得地嚼着爆米花,观赏血肉横飞的镜头,看到血脉贲张会喊声爽:瞧,暴力美学,哇,这是某某型号的主战坦克……是的,每个人,至少每个男人心中都有战争情结,就像小时候的我,以为挖个坑埋点削尖的竹签就能学习八路军打鬼子,以为穿上风衣戴上墨镜就能像发哥那样纵横四海。

  以这样的观影心态来看,《太平洋战争》是部乏味的片子。同样的导演同样的题材同样的巨额制作费用,《太平洋战争》难逃与《兄弟连》“被对比”的宿命。然而在战争场面呈现上,前者不如后者震撼,在叙事线索上,前者拆分过多,三个士兵的独立视角相比后者的整体叙事,也显得支离破碎难以贯通。即便我们去探究这两部剧集对战争本体的刻画程度,《兄弟连》聚焦欧洲战场上的几次经典战役,《太平洋战争》不过是一群士兵在小岛上莫名其妙地陷入厮杀。全世界人民都知道诺曼底,有谁会记住撒尿时和友军开起仗来的倒霉鬼?这些军人浴血奋战的目的很可疑,这一切又有什么意义?

  是的,《太平洋战争》让很多战争片爱好者失望了,可这恰恰是其价值所在。战争片让你看到很爽,还怎么反战?

  从第一集到第十集,这始终是一部冷峻的剧集,有人说它是心理剧,应该算是到位的评价。战争对人类心灵的摧残,远大于肉体的毁灭。开头那位不想让儿子参战的父亲一下子就看到了远方,看到了战争结束后的未来。基督教义中有爱每个人的说法,但是战争会让你不爱他人,也不爱自己。你会在战场上杀死敌人,你会目睹战友流血、倒地、死不瞑目,如果你自己侥幸生还的话,这些记忆就是脑海中一遍遍回放的电影,伴你余生。

  所以我一直很不理解那些热烈鼓动孩子参军的父母,你们是在和平年代想不到这些么?那就看看《太平洋战争》吧,看看所有军人的宿命。学生时代我参加军训时,教官问大家:军人视什么为生命?有人答胜利,有人答命令,教官一直摇头,最后说出答案:荣誉。那天起我就觉得世界荒谬,无可理喻。后来很多年里,我有时会在校园或者火车站之类的地方,看到胸佩大红花喜气洋洋的新兵队伍,小伙子们眼神里放射着憧憬的光芒,仿佛要去的不是营房而是洞房。有人说战争会让稚嫩的男孩变成男人,好吧,如果你愿意看到那些成熟得只剩下伤痕的老男人,就像本剧最后战争结束,那些必须同时面对地狱和天堂的老兵们,我愿意给你祝福,祝你患上健忘症。

  这是一部色泽明快的剧集,我更愿意想起老美出品的另一部战争大片《珍珠港》。在狂轰滥炸的大场面之外,英雄们总要有点梦想,还得加点爱情,这才是乱世儿女吧。《太平洋战争》也未能免俗,第8集里有美丽的女兵,有激情缠绵,然后呢,然后当然是悲剧。可军人的遗孀未必总是以泪洗面,她们也可以沉默不语,从来不对人讲起丈夫曾经的荣誉。从这点上来说,《太平洋战争》让我肃然起敬。还是那个道理,你可以视荣誉如生命,我只要一份平淡真挚的爱情。

  电视剧的优势可能体现在这里,不用像电影那么着急,不用非得制造出多么紧张的矛盾冲突,多么催泪的感情戏。就给你看内心戏吧,在音乐声中缓缓铺开,适当留白,像片头勾勒战场素描的那支炭棒,在白纸上留下生命的印迹——他们经历过死亡,他们更有资格遗忘。

  武云溥(专栏作家,学者,《新京报》文化记者)

  搜狐娱乐评论频道特约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转发至:搜狐微博 白社会
责任编辑:孙吉顺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