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电视相亲节目遍地开花,相亲真人秀成为了街头巷尾热议的焦点,据不完全统计,各大卫视的相亲节目,一周至少有7档在上星卫视播出,而其中以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高清在线观看)和湖南卫视的《我们约会吧》最为抢眼,强势者甚至创下3.82%的冠军收视率,让从北到南的人都开始讨论起“剩男剩女”的话题。那么十多年前走红之后又归于沉寂的相亲节目,再度在荧屏上走俏,究竟是咸鱼翻身“回潮”,还是电视台真的很寂寞,在选秀热冷却后的又一燃烧?有专家指出,不管嘉宾是否有表演的成分还是言辞是否犀利,相亲热的出现其实表达了人们对于个性展示的需求,而透过电视的平台让世间百态高调浓缩。换句话说就是,“哥相的不是亲,是潜力和观念!”
电视台为何热衷相亲?“剩男剩女”成社会热点话题
相亲类的电视节目并不新鲜,十多年前,以《玫瑰之约》、《非常男女》等为代表的一批节目,就曾掀起电视相亲热,不过很快就因缺乏内容新鲜感、形式墨守成规等原因而越发疲软。而此后崛起的选秀热潮,更是让相亲节目一夜之间遭遇集体“被下课”。熟料,沉寂多年后,当“剩男剩女”成为社会热点话题之际,湖南、江苏、浙江等卫视不失时机地再度推出此类节目,为都市年轻一代提供时尚交友的平台,“婚恋生活”再成社会热门话题。据了解,相亲节目视频已经连续多日占据网络搜索排行榜第一名,而仅《非诚勿扰》一档节目目前就拥有接近10万名的粉丝。
“就像时尚潮流一样,过去之后自然就会有新的东西代替,节目也一样。前几年选秀节目大火,唱歌节目大热,我觉得今年相亲类节目会很火,跟潮流的更换一样。前两年选秀节目热量释放过后,现在新派交友类节目出来,可以说正是时候。”江苏卫视《非诚勿扰》制片人王刚认为新派交友节目已经势如破竹。此外,湖南卫视《我们约会吧》制片人刘蕾也表示“不管以后的发展会如何,至少在今年会形成一股相对热门的风潮。”
是什么人在追捧?80后透过交友表达观念
如今随着相亲节目的火爆,各大网络论坛里类似“相亲秘籍”、“相亲时是否AA制”、“我的相亲经历”等帖子已是铺天盖地,引发众多网友热议,“相亲”这一看似老套的传统婚姻礼仪,已经掀起了一股热潮。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2015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4.6%的人表示,身边有很多人在相亲。参与调查的人中,“80后”占51.6%,“70后”占32.0%。
“与传统相亲节目的温馨有礼不同,现在的节目以多女选一男或多男选一女的形式呈现。参加者甚至会以现实的房子、车子、收入、外貌等条件,直接当面评价对方。我感觉大家关注这样的节目,对自我观点的表达或者倾向更多于交友目的本身。”1984年出生的成都白领林超认为,约会节目的流行反映了广大单身人士,尤其是剩男、剩女的集体焦虑。“在10年前要做这样的节目可能不会火,因为当时的70后没有现在的80后、90后面临的众多现实问题,比如男多女少,比如开放叛逆、注重自我的个性等。”而“成都高校单身交友群”的组织者“小鱼”则表示“以80后为主的人重新回归相亲的原因,是因为对爱、对其他人际关系缺乏安全感,他们希望更公开的平台来直接帮忙鉴定对方。”
记者在一些热心网友的讨论区看到“哥相的不是亲,是潜力和观念”、“姐要的不只是钱,还有心意”等这类的点评语句被追捧为经典语录,被大家争相效仿。超过一半的观众认为,在社会压力相对增加和快餐式文化逼近的时候,年轻人开始用更直白更简练的方式选择情感伴侣,“合适就相处,不合适就换,免得多浪费时间。谁不指望对方样样好呢?只是电视表达得更直接罢了。”
此类节目能走多远?《非诚勿扰》开创新的节目形态
对于新派交友节目的走红,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文学院苗棣教授认为,《非诚勿扰》的火爆是内地婚恋类节目新的发展形态:“从与国内外节目发展的形态比较中,我们看到了现在婚恋节目发展态势在《非诚勿扰》上的体现,与传统婚恋节目模拟整个约会的过程不同,《非诚勿扰》只是模拟约会前的准备过程,给嘉宾提供一个平台,节目之后就要嘉宾之间相互了解自由发展,这也展现了网络时代的爱情观。”
“节目播出的社会背景面临转型,是从一个单元价值向多元价值的转型,所以在节目中我们能看到多元价值观的现实化。”南京大学社会学院院长周晓虹教授认为,节目所传达出的婚恋观念旨在促进不同年龄段人群的相互交流和理解,升值碰撞,“对于年轻人,他即便谁也没带走,也是进行了情感表达和洗礼;对于不理解的人,则提供了了解、沟通当下年轻人观念的平台。”
江苏卫视回应争议:嘉宾没有酬劳签协议保证真实性
现在相亲真人秀节目似乎更像一场小型的社会热点情景剧:富二代、白领、人造美女、多金男、拜金主义者、蜗居、蚁族……而与此同时,关于版权抄袭、有些嘉宾身份不真实等争议也成为热议的话题。昨天,记者采访了一直以来参与《非诚勿扰》节目制作、推广的江苏卫视总编室刘宇哲,他介绍了《非诚勿扰》制作背后的故事。
关于嘉宾是“托儿”“嘉宾都是自愿报名的”
华西都市报:有网友说节目中的很多嘉宾都是“托儿”?比如马诺参加节目出场费500元一期、火锅店老板娘武潇是职业演员等。
刘:全是胡扯,所有的嘉宾都是自愿报名,没有任何酬劳,也不收取报名费,节目组只负责报销车旅费,一般来回也是火车。
华西都市报:为保证节目的真实性,节目方做过哪些措施?
刘:嘉宾资料都是编导组尽可能地进行验证的。我们操作流程是这样的,节目组选嘉宾都是经过短信和网络报名,填写个人简历,提供基本信息,随后编导会对选手进行面试,深入询问一些个人、家庭背景等信息,是否单身、以及上节目的动机等等,面试也是录制下来的。更关键的是会和嘉宾有一个协议,保证对方提供的信息都是真实准确的,随后的嘉宾VCR拍摄更是一个验证的过程,我们会深入嘉宾的家庭和朋友圈进行拍摄。至于协议的约束力:这条协议主要规定了如果嘉宾提供的信息有假,产生的后果都将由其承担,比如已婚人士谎报单身上台征友,那么家庭纠纷都是要其自己承担的,另外如果对节目造成损害,我们也要对造假者进行追究。
华西都市报:在节目的录制中您感觉他们一点做秀的成分都没有吗?
刘:没有人不会在镜头面前“秀”,我们就是一档真人秀节目,参加者有所自我表现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每个人在公众媒体上的表现和私下里肯定有所偏差,只要你想展现出最好或最真实的一面,那么都可能会拿出来“秀”。只是我们需要尽量规避动机不纯的人借此炒作,一旦发现马上封杀。
关于版权之争“节目是我们自己研发的”
华西都市报:湖南卫视说《非诚勿扰》抄袭《我们约会吧》,理由包括他们节目早一个月播出且买了版权,您怎么看待此说法?
刘:版权和节目内容是不能混为一谈的,我们很早就开始策划了,节目是自己研发出来的。跟《我们约会吧》内容和节目类型相似,但节目的模式还是有很大差别。比如我们有“心动女生”,有“十项基本资料”,有心理专家,有“权力反转”这些(对方)都没有。
华西都市报:孟非在最近几期节目的开场白里面都提到了收视率第一这个词,而何炅在《我们约会吧》的开场白是“欢迎大家来赶超,因为我们是中国第一档交友真人秀”,对此您如何看待?
刘:如果现在要说赶超的话,应该是我们说欢迎他们赶超吧?对此没什么特别的感受,我们只想说欢迎竞争,欢迎大家都办此类节目。
关于拜金、毒舌等争议“80后爱憎分明,挑战社会宽容度”
华西都市报:有人认为某些嘉宾的言语过于直白,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拜金态度、现实倾向令人难以接受,与主流价值观相悖,《非诚勿扰》会约束嘉宾的言论吗?
刘: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婚恋交友节目的没落,很大程度上因为追求大众的兴趣而开始媚俗。《非诚勿扰》展现的是各种感情观,通过舞台上不同男女的表现把人生体验的过程和价值放大,在这点上节目的立足点很高。节目中80后一代人表现得十分爱憎分明,他们对于自己看不惯的人表示极大的蔑视和不屑,比如有一场嘉宾炫耀自己有几辆跑车时,有女孩说你花的是父母的钱没有资格在这里炫耀,最后所有的嘉宾将灯都灭了。这恰恰正是80后核心价值观及正确的娱乐导向的体现。
华西都市报:在内容方面,节目以后是否会进一步改版?
刘:整体模式是不会变了,一个节目经常变化对观众的收视习惯也是有影响的,但可能会针对不同情况创新。至于男选女的模式,我们还是暂不会考虑,因为毕竟女生的抗压能力相对要比男生弱一点。
华西都市报:节目现在很火爆,你们最担心的是什么?
刘:最大的担心在于社会对多样价值观的容忍度以及对舆论引导的表现方式。我们的节目不单是简单的婚恋交友节目,还希望展现更多的人更丰富的观念,让大家知道原来是有人和大家有不一样的想法和追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