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模仿中创新并超越,是电视媒体人当下应该思考的内容之一。 |
非诚勿扰现场 |
为爱向前冲 |
作为一名传媒广告人和资深电视观众,我最爱看的节目是芒果台的《天天向上》,看着策神汪涵和欧弟带领一群兄弟在那耍宝,非常有趣。通常周五晚上会靠着沙发看重播到凌晨两点,很是惬意和享受;进入2010年3月的一个周末,当我看完某卫视《非诚勿扰》(高清在线观看),就被这个节目深深吸引住了。
《非诚勿扰》据说很火,网上关于这个节目的话题热得一塌糊涂。我3月30晚网上搜索了“非诚勿扰 XX卫视”和“我们约会吧湖南卫视”这两个关键字,前者出现685,000篇结果,后者出现203,000篇。
第一次看《非诚勿扰》正好是后来在网上爆炒很火的“富二代”刘云超那一场,接着又看了“封锋老师”那场,搞笑死了,越看越喜欢。像儿时看《霍元甲》、《射雕英雄传》那样,《非诚勿扰》竟然能带给我一种少有的期待与兴奋。我花了一周时间,每天晚上看网站上的《非诚勿扰》视频,天天看到凌晨两三点钟才入睡,而且乐此不疲!
应该说2010整个春季最火爆的综艺节目非它莫属。纵观其节目,《非诚勿扰》的火爆,有这么几点原因:
一、节目大胆在模仿中大胆创新,推陈出新,焕发新活力;
《非诚勿扰》大胆借鉴《Take me out》中1位男嘉宾上来挑选多位女嘉宾的形式,形成差异性戏剧化效果。节目中首先上场24位漂亮女嘉宾,通过爱之初体验、爱之再判断,爱之终决选三个环节来表现男女之间相互选择的过程。同时创新性增加一位性格分析师乐嘉来帮助女生分析男嘉宾的性格特点。
我觉得这个节目更像一个冲关打擂型交友真人秀节目,24位女嘉宾成为评委,向前来冲关打擂的男选手进行考验。每位男选手要在24位女评委的冷嘲热讽、挑逗诱惑、刁难拷问中拿捏好分寸,顺利过关;另外男嘉宾的资料介绍也会对24位评委的决策有一定影响,当然这个节目最绝的是“好友评价”这个部分,里面大多是对男选手的“不良评价”。很多优秀选手通过会死在这个“不良评价”上而遭到集体灭灯;三关过后,男选手要么被众毒舌女“评委”劈头盖脸一通批判后灰溜溜退场;要么艰难通过考验后潇洒的走到评委面前灭她的灯,留下或漂亮或温柔或顺眼的牵手凯旋而归。
从整体环节来看,每个环节给男女嘉宾充分的时间去进行互动与沟通甚至“唇枪舌剑”,同时还有一些才艺表演与各种“秀”。所以这个节目的最终落脚点不在于是否交友成功,重点在于每次挑战的过程,中间具备很强的表演性、趣味性以及刺激性,这些让节目焕发了新活力。
二、节目嘉宾有很强的表演张力,观众看后很“过瘾”
《非诚勿扰》嘉宾中有几个个性显明的旗帜性人物诸如马诺、马伊咪、武潇等,甚至包括谢佳、杨文君等,有的麻辣火爆、有的女人味十足,有的率直大胆,有的则稳重睿智,每个人言辞犀利又常有雷人之语,期期都有精彩。
马诺的“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意在自行车后座上笑”已经成为网络名言;马伊咪对封锋老师视频中的“五不要”的几句排比句回应“吃甜食能改变情绪,我们需要;吃话梅能促进消化,我们需要;喝汤能美容养颜,我们更需要,但是像你这种很挑剔的精品男人,对不起,我们不需要”堪称经典;还有诸如“对不起,我口味偏淡”、“你不是我的菜”等话语,以及武潇对乐嘉老题说的“羡慕嫉妒恨”等。有些嘉宾本身就是学表演相关出身的,张力很强,个性十足。整个节目中妙语连珠,犀利中透着睿智,让人忍俊不禁又觉得很过瘾。
三、节目融娱乐性、趣味性、知识性三位一体,给观众以启示和回味;
我的一位资深记者朋友认为娱乐节目有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是让人笑了以后,觉得心里能留下点什么,比如说感动或者受教育;第二种境界是让人笑了以后觉得挺有趣;最差一等是笑了以后,突然觉得自己挺傻,其实一点不好笑;娱乐的最高境界,我理解为寓娱乐性、趣味性、知识性于一体。
听听封锋老师的那段五不要:“我的择偶标准:第一,不讲卫生的,我不要;第二,爱吃甜品的,我不要;第三,爱吃话梅的,我不要;第四,身材不好的,我不要;第五,爱喝汤的,我不要。”配合他那双严肃认真、闪着烁光的小眼睛,笑死人了。
最雷人的他那几句解释:吃甜食血糖容易升高,二是容易长胖;吃话梅,一颗话梅需要肝脏解毒三天;不喝汤是因为现在的人普遍尿酸偏高,而尿酸是肾脏的重要指标。听完颇受震憾,真是长知识了!
“封锋老师”那场是我认为最有意思的一场了,能集娱乐、趣味、知识于一身,节目能挖掘到这样的平民喜剧天才上节目,倒是出人意料,让人一乐又长知识。
四、节目嘉宾真实自然,真情流露,引起观众心理共鸣
说到这个节目“真实自然”我想立刻会有人跳出来骂了。近期网上关于节目中好多嘉宾身份不实,对男嘉宾的态度语言尖酸苛刻恶毒,还有对话明显感觉太物质、太现实。我无意于对她们的身份和态度进行评价。对于她们的“物质”与“现实”,我想这也许正是80、90前后这个年轻群体她们对婚姻、对爱情、对生活的真实态度和价值观。这个年代的她们赶上了就业难,高物价,高房价,又是独生子生,工作和生活甚至生存的压力,不现实怎么行呢。她们在节目中少了70年代人的含蓄,多了些直白与大胆,甚至是赤裸裸,如果让她们装淑女那才假,所以我觉得这也许正是她们最可爱、最真实的地方吧。马诺的率真,马伊咪的知性,武潇的口无遮拦,谢佳的内敛稳重,对“嚣张富二代”的反击、对痛失亲人的男嘉宾的同情,让人看到她们“尖刻”的同时,也看到她们善良的一面,这些都是现代人性的反映,引进了电视观众的强烈共鸣。
五、主持人不张扬,真实不做作,拉近了与观众距离!
孟非在现场话语不多,尽可能给男嘉宾更多的展示机会,冷不丁冒出几句冷幽默让人笑爆全场;性格分析师乐嘉现场的点评也很到位,两位主持人一个红花一个绿叶相互帮衬,现场插科打诨,颇具搞笑色彩,将整体节目导向了一个比较轻松欢快的气氛,一点也不感觉到婚恋节目的沉闷。孟非在节目中并没有自己一个劲煸情作秀和抢嘉宾话题,还不时拿自己和乐嘉老师的光头说事,自我解嘲,给人一种不张扬、不做作,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
另外,《非诚勿扰》女嘉宾的化妆、服饰、造型以及现场的各种环节的背景音乐都有可圈可点之处,体现出节目团队的整体实力和主办方在这些细节方面下足了功夫,值得称道。正是以上种种原因,造成了《非诚勿扰》今日之火爆现象。
回过头来看看《我们约会吧》,节目过多的环节设置,限制了男嘉宾的个性表演机会,男女嘉宾之间的互动也大大减少;另一方面“约会吧”的男女嘉宾个性明显感觉不足,缺乏表演张力,嘉宾之间缺乏活力;环节一多,光靠何老师一个人也挑不起整个话题的娱乐性与趣味性,种种原因造成节目收视不稳的确在所难免。
3月30日晚,国内另一卫视的同类型节目《为爱向前冲》也正式播出了。我在网上看了第一期。感觉节目是全面“借鉴”《我们约会吧》和《非诚勿扰》,相当于这两个节目的综合体,我个人的体会是模仿有余,创新不足。女嘉宾言辞想犀利却犀利不起来,心理咨询师点评也不精彩。可以理解,节目刚创办么,需要一点时间来改进。我的建议是再多一些创新,以避免拾人牙慧、落入窠臼。
如何在模仿中创新并超越,是电视媒体人当下应该思考的内容之一。
最近几年来,国内电视节目跟风、克隆之风盛行,别的台一有好的节目,马上大家一哄而上。K歌节目流行时好多台一起来唱歌,春晚刘谦魔术火了后好多台又开始玩魔术……这样一哄而上造成同一类型节目的资源浪费和供过于求,迅速让此类节目在观众中早熟,形成观众审美疲劳,从而造成节目的早衰。每一档同类节目的加入,实际是在透支观众的热情与耐心,实际是在透支节目生命周期。跟风、克隆之风盛行的背后,反映的是一种业内普遍存在的浮躁和功利,以及急于求成的心态。
去掉浮躁与功利,重拾媒体电视人的责任和尊严,是我们当下又一重要的思考。
近期关于《非诚勿扰》的争议有太多太多,什么男女嘉宾身份造假,富家女、富二代身份都有问题啊;部分参加这个婚恋节目的嘉宾动机不纯,只是为了出名呀;以及女嘉宾言语苛刻恶毒、太物质、鼓吹拜金主义呀等等。对于这些我不想做过多评价,我只想说一点,《非诚勿扰》只是个“娱乐”节目,娱乐本来就是应该提供观众一种欢快的氛围;所以最好不要把它当成婚恋节目,那样容易寄予它太多的社会责任,只会压跨它;婚恋是一种社会问题,太沉闷,任何一档电视节目都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在我看来,《非诚勿扰》只是借着“婚恋”的舞台形式,以一种情感真人秀的方式,向我们传递当代年轻男女对婚姻和爱情的观点和生活态度,它传递是一种欢快的娱乐元素和娱乐精神而已。
台湾综艺节目《康熙来了》主持人蔡康永在第十四届华语榜中榜领奖时有一句话意味深长,他说自己的这档娱乐节目为什么能够广受人喜欢,能够做到现在,其实最要感谢的是一个宽松的舆论环境和宽松的审查;所以,对于《非诚勿扰》这样的好节目,我们不能太在意它的形式,也不要放大它的缺点,更不能一闷棍子打死。
李咏曾经有一段关于娱乐与和谐关系的话。李咏说有人说他低俗,他觉得其实还好,娱乐不算怎么低俗,其实也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一部分。如果每个人都能看我的节目,看得开心地笑了,这不就是我们所追求的和谐社会吗?我觉得很有道理。
《非诚勿扰》,我挺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