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亚与母亲 |
提起严凤英的名字,也许有些人不太熟悉;但是,“树上的鸟儿成双对……”这经典的黄梅戏旋律,却称得上是全国人尽皆知。正是因为严凤英,才使黄梅戏这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小调,成为风靡全国的著名剧种。
今年是这位38岁就辞世的黄梅戏表演艺术家诞辰80周年,为了排演大型黄梅戏舞台剧《严凤英》,被誉为“小严凤英”的当代“黄梅歌后”吴琼特意到安徽采风。在她的带领下,本报记者来到严凤英曾经生活过的合肥、桐城、安庆,采访她的丈夫、儿子、同事、弟子,追寻这位传奇女子不平凡的艺术人生。追访中,一个不能挥去的问题萦绕着包括吴琼在内的每个人——曾辉煌一时黄梅戏未来的路在何方?
3月24日,安徽合肥。
蒙蒙细雨中,跟随着吴琼的脚步,记者来到位于合肥市桐城路140号3幢302的严凤英丈夫王冠亚的家中。如今八十多岁的王冠亚老人,在这座颇有年代、十分破旧的老红砖房子里已经生活了五十多年,其中四十多年都是一个人度过的。
和王冠亚一家已相识多年的吴琼,给老人带来了不少食品;她轻声叮嘱着已经在这里工作了二十多年的保姆照顾好老人,并帮老人整理好衣襟,聊起了家常和往昔。
“好多人都劝我搬家,但我舍不得搬走啊!从二十几岁结婚就住在这里,这个房子里全是故事啊!”拥挤的书房兼客厅里,满满两面墙的书柜里摆满了各种书籍,最上面的一排,则是大大小小的严凤英照片。有她的单人照、剧照,还有严凤英和王冠亚的结婚照。“房间的陈设一直没变,看到这些,就好像她没走一样。”这些年,儿子和朋友都不止一次劝过王冠亚再找个老伴,但都被他拒绝了:“到哪里还能再找到像她那样的人呢?!”
除了腿脚不便,王冠亚依旧思维清晰,口齿清楚,目前正在撰写一本有关严凤英的书。“所有的故事都在脑子里记着呢!写吧,现在也没什么包袱了。”从1956年和严凤英结婚,到1968年严凤英自杀身亡,两个人12年的感情生活,点点滴滴都珍藏在王冠亚的心中。
告别王冠亚,记者又跟随吴琼来到不远处的黄梅剧团,采访了严凤英生前的同事黄宗毅、李济民和徒弟张萍。
曾经和严凤英搭档扮演牛郎的黄宗毅,对严凤英印象最深的是她的适应能力很强。“她去上海演出,很快就会说上海话,一个上午就变成上海人了;到农村演出,扎起裤腿就下田,不到半天就是农民了。平时她不化妆,很朴实,性格开朗直爽,喜欢讲话,身上有小孩子脾气。但后来也因此受了很多罪。”
曾和严凤英共同主演过《天仙配》的李济民,对严凤英的仗义为人、乐善好施赞不绝口。“她只要看见别人有困难,就会帮助别人,给别人钱。单位食堂里有个老炊事员,她就像对待自己长辈一样对待他,还经常从口袋里掏钱给他,她临死前几天,还把身上仅有的十元钱塞给他。别人两口子吵架把东西打碎了,她也会掏钱给人家买回来。”
曾在《天仙配》中扮演六姐的张萍是严凤英的徒弟,在她的记忆中,严凤英是个篮球、乒乓球、打牌、抽烟、喝酒……样样都行的人。“在她的带动下,大家还组建了‘天仙配’球队。她的性格有点像男孩子性格,非常要强。这点吴琼有点像她。”
3月25日,安徽桐城罗家岭、安庆菱湖公园。
严凤英的祖籍是安徽桐城罗家岭,生于安庆的她,3岁回到原籍。记者跟随吴琼,经过一片片黄色油菜花盛开的田地,一起来到位于桐城罗家岭的严凤英故居,这里也是严家祠堂所在地。被吴琼叫做“小亚哥哥”的严凤英长子王小亚早已在这里等候,带领大家参观,给大家讲解。
这座老宅如今已经被布置成严凤英纪念馆,老宅里上百张珍贵的老照片记录着严凤英的艺术生涯和日常生活,其中全家福的照片最让人感慨。王小亚讲起严凤英幼年因为学唱黄梅戏而被族人和家庭所不容,离家出走搭班学艺的经历;还给吴琼展示了母亲生前用过的家具和她曾穿过的服装。轻抚着严凤英曾穿过的旗袍,吴琼不胜唏嘘。
午饭后,吴琼和王小亚带领记者一起来到安庆菱湖公园,这里的湖畔伫立着一座刻着“天上人间”的严凤英雕像,下面埋葬着严凤英的部分骨灰。吴琼献上好几大捧鲜花,在雕像前静默许久,落下泪来;一旁的王小亚也眼眶湿润。
回忆起曾经和母亲朝夕相处的日子,回忆起母亲对自己既严格又疼爱的教育,回忆起母亲的惨别人世,已经五十多岁的王小亚忍不住几次流泪。
和严凤英的丈夫、同事回忆的一样,王小亚记忆中的母亲,也是一个“非常单纯、不讲特权,从来都把自己当成普通人的艺术家”。“她非常勤奋,我见过她练功;排戏的时候好几个晚上都在研究,为了一段戏反复琢磨研究。”
严凤英自杀时,王小亚就在身边。目睹母亲离世前后的种种世态炎凉,王小亚至今印象深刻。而母亲的遭遇也使他饱受牵连,一直到1978年母亲平反之后,他才解决了工作问题,落户安庆黄梅戏团。从小就聪明伶俐,无论是学业还是美术、音乐、体育、手工都样样出色的王小亚,如今不仅是大提琴专业演员、国家一级作曲、指挥,还帮助安庆黄梅戏团创办了安庆黄梅戏会馆,鼓励后人继承和延续母亲一生最钟爱的艺术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