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魔方》现场 |
《幸福魔方》现场 |
《幸福魔方》现场 |
这个节目讲述的,都是乍听愕然,再听释然的耳熟故事。听听别人的失意故事,洒几滴眼泪,总能让我们略微感到一丝宽慰——原来,我不是一个人在悲剧。
灯光明明灭灭,气氛严肃认真,全透明的玻璃房间内端坐着知性美女主持人和当期节目当事人,摄像机平移过去的效果看起来像是在审问犯人——节目制作人的本意正是要“拷问人性”。
这不是《法制进行时》,而是由东方卫视打造的情感类谈话栏目《幸福魔方》。这个节目从今年1月4日开播以来,播出时间已经由原本的每晚11:00调整到了黄金时段的9:20,足见其受欢迎程度与杂志界的《知音》类似。网友们评论:这就是电视版《知音》——都致力于“反映中国社会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人与人的关系,挖掘人间真善美和内心深处的情感”。在这里,你能找到失散多年的母女、充满欺骗、成全与付出的伟大爱情,当然还有光阴荏苒后的可贵友情。简而言之,人间处处有真情,只是我们得借助《幸福魔方》,才能发现。
看这样的电视节目,最好只带心,不带脑子。节目制作人坚称,从人物到故事,都是真人真事。观众则纷纷表示,看过《幸福魔方》后,对我国普通话普及程度充满信心。而且,这些“生活化的故事”的发展过程,都像一根曲折前行的单线条,够离奇、够感人也够主次分明。所有事件都是为最后的主题服务,让人顿感剔除了鸡毛蒜皮的小事后,生活原来如此层次鲜明。
互联网上搜索频率最高的一期,叫《透支爱情》。各大视频网站的播放总次数不下百万,在城市里蜗居的小白领和担心儿女“剩下来”的中年夫妻,都被这期节目感动得涕泪横流。这其实是一个简单而又老套的棒打鸳鸯的故事——事业失意的父亲坚决要求女儿嫁个有钱人,认为金钱等于幸福;女儿痴心不改,不惜透支买房以挽回自己的恋情,无奈上海高涨的房价实在不给普通人一条活路。
知心好友先行渲染、前男友真心告白、父亲痛改前非、心理专家理性分析、当事人泪流满面,最后再由主持人升华总结。当故事中的相关人等都端坐在魔方四周、面面相觑之时,细微的动作和表情都投影在冰冷的玻璃上,不留任何死角。从流程到场景,观众的窥视欲、围观欲和自我代入欲都得到了彻头彻尾的满足。透明的魔方反射出来的,不仅仅是事件中的参与人,还有观众自己。
这个老套的故事与所有的传统苦情片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杀死爱情的真正刽子手,与其说是顽固的父母,不如说是被堵死了的正常发迹路径。昔日张生还能指望考取功名,迎娶崔莺莺;今日80后却发现自己寒窗苦读名校毕业、兢兢业业工作数年,所得存款在北上广连套像样点的房子首付都缴不起。
作为失梦的一代,除了躲在简陋的出租屋里看看电视,在节目中寻找共鸣和发泄愤懑,根本无计可施。而他们的父母,除了看着电视,想着自家难念的某本经,又能想出多少办法?
按照正常的情理推断,讲究门第观念的利益婚姻只会发生在旧社会,新时代的爱情观,应该是靠手牵手努力奋斗挣来美好明天。遗憾的是,如今多数人都是“肉的理想,白菜的命”——努力奋斗往往只能等于亚健康的身体状态、吃糠咽菜才能还完的房屋贷款,这些现实问题琐碎而真实地困扰着年轻夫妻们。
社会层级的鲜明分割与其中难以逾越的巨大鸿沟,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我们:完美爱情像只鬼,电视上常出现,电视外难见。
《幸福魔方》的其他故事,也基本有着类似的格局和困惑。无论是上山下乡时代造就的母子孽债,还是女婿破产后立刻翻脸的势利丈母娘,都是些让人乍听愕然、再听释然的耳熟故事。观众看了、感同身受了、发泄了,也就爽了。
这个节目的爆火,和当初万峰老师的电台性教育节目《伊甸园信箱》别无二致——我们根本没指望过所谓的专家和心理医生给我们任何靠谱的建议,因为本身就不存在任何靠谱的可能性,但听听别人的失意故事,洒几滴眼泪,总能让我们略微感到一丝宽慰——原来,我不是一个人在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