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娱乐频道 > 电影 Movie > 电影新闻

王学圻加冕香港影帝 与儿子一起做同题问答(图)

来源:新京报 作者:刘玮
2010年03月12日07:27
王学圻因为“安大人”再发新枝,因为“十三燕”红遍中国,因为“李玉堂”荣膺影帝,不知道这次“屠岸贾”会带来什么
“李玉堂”荣膺影帝,不知道这次“屠岸贾”会带来什么
封面摄影.jpg
王学圻

  尽管在《梅兰芳》、《十月围城》之前,王学圻和陈凯歌、张艺谋等中国顶级导演全部合作过,但他的名字却很少能被观众记住。在2003年接演《天地英雄》之前,“人家不是叫我‘王学斤’就是‘王学芹’,后来很多人叫‘王学什么’,我就会主动答应‘是我’。”

  如今的王学圻,凭“十三燕”拿到了第18届金鸡奖最佳男配角奖,及第46届台湾金马奖最佳男配角奖。又凭《十月围城》里的“李玉堂”获得了金像奖影帝及亚洲电影大奖影帝的双料提名,并已摘得第16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最佳男主角,成为摘得该奖项的首位内地演员。

  现在的王学圻“觉得自己算是挺幸福的”,当听到编辑部众多年轻女同事都在默默喜欢他时,王学圻哈哈大笑,“是吗?那我觉得自己更幸福了!”

  话剧

  与濮存昕一起抢戏

  王学圻在少年时代就考入空政话剧团。

  那时候少年不识愁滋味,白天在台上顶着呼呼大风给老百姓唱戏,晚上就偷偷溜出去逮蛐蛐儿,逮着后就用女同志用的雪花膏瓶装起来,放在床头。政委来视察,他床上蛐蛐儿叫唤,王学圻就拼命摇床。

  那是一个漫长的儿童期,一场做不醒的梦,直到现在,王学圻一看见小战士就觉得特喜欢,总觉得那段岁月,是他最开心的日子。

  王学圻说,在他的青年时代,年轻人对自己的将来没有任何设想,自己虽然是一名文艺兵,但也仅限于此,什么明星之类的词汇,不但没想过连听也没听过。那个时候女孩子都盯着棉纺厂,男孩子都盯着机电厂,要不就是农民,其他别的行当都没想过。

  当上了文艺兵,可以上台演戏,这已经让王学圻感到兴奋和知足。

  他记得他演的第一部话剧是反映工业题材的,当时的导演是蓝天野,“文革”之后全北京市的第一台话剧,“那个时候能从工作里得到乐趣,而且觉得这是挺好挺实际的事,没下岗这一说,都是国家给的。”

  “那时候没有外面世界的诱惑,就是演戏。”王学圻这样形容自己当时的生活状态,“哪像现在演戏可以当什么明星、大腕,那时候要夹着尾巴做人,为艺术还不能要演出费,真的是人家给钱也不敢要。”

  虽然在话剧团最开始只是一名群众演员,王学圻依然干得热火朝天。

  一次儿子给了班里老师两张话剧票,兴冲冲地让老师去看爸爸演的话剧,结果老师看完了整场话剧也没看到王学圻,问儿子才知道,“就是后面举大旗那个”。

  就是在那个时候,王学圻认识了同样身为“群众演员”的濮存昕和李雪健,“当年为了一句台词,我能琢磨半宿,濮存昕和李雪健还在旁边给我支招呢。我和濮存昕、李雪健想当初在戏单上都是没有名字的群众演员。经常我们看人家排练,有时导演忽然说,等一下,后面要过两个战士,我和濮存昕立刻就跳起来,用百米冲刺的速度跑上台,大喊着,我来!我来!”

  电影

  三十年等到“十三燕”

  上世纪80年代初,王学圻开始涉足影坛,成为第五代导演的御用男演员,主演了《黄土地》(陈凯歌导演)、《大阅兵》(陈凯歌导演、张艺谋摄影)、《代号美洲豹》(张艺谋导演)、《凤凰琴》(何群导演)等影片,但却始终没能让王学圻火起来。

  《黄土地》之后,王学圻的角色开始以主旋律作品中的军人、领导形象为多,而且级别越演越高,模式化也越来越明显。演惯了支部书记、飞行大队长的王学圻甚至不敢接演负面角色,“当时的环境是很容易把角色和现实生活混为一体的,我会想,我要是演了这样一个人物,领导怎么看我,儿子学校的老师怎么看我,甚至门口看自行车的大妈会怎么看?”

  不过在诸多顾虑之下,王学圻还是迈出了他历史性的一步,接演了电影《天地英雄》中的大反派安大人。那个扎脏辫儿、拉二胡、耍弯刀、蓝眼珠的响马头子突破了人们对王学圻所有的想象。这个角色也让王学圻自己觉得演的过瘾、痛快。然而,《天地英雄》中的转型依然没能为王学圻带来过多的运气,王学圻出色的表演在当年姜文、赵薇强大的明星效应之下,并未引起太大的波澜。

  真正为王学圻推开命运之门的是电影《梅兰芳》。没有看剧本,没接触过京剧,王学圻心里没谱。2007年的大年初四,他到了京剧名家李舒先生家里,拜他为师。从跑圆场、整云手、甩髯口开始,整整苦练了四个多月。

  《梅兰芳》中的所有京剧戏份,完全由王学圻亲自上阵完成———第一个镜头,王学圻就拍了37遍。入行三十年,王学圻等来了他的“十三燕”。十三燕一辈子都在计较着自己的身份,在跟自己较劲,外人只能看见一个强势的十三燕,他把他的柔软和软弱都放到了戏里,而为一个角色等了三十年的王学圻也盘活了自己接下来所有的棋局。

  “这一行残酷就在于它很大程度要靠天赋,不是单靠努力和热情就能成功的。十个演员往台上一站,不管你高矮胖瘦还是美丑,观众的眼神就是往其中一个人身上集中,太奇怪了。台下一个特帅的人,站在台上就要样没样,没有原因,你分析不出来。”王学圻说,每个演员的结局大抵和十三燕相同,注定的命运,谁也更改不了。

  《梅兰芳》之后,王学圻爆发了蓄积多年的能量,接连出演了《建国大业》、《麦田》、《十月围城》等几部话题大作,《十月围城》中的李玉堂更是为他带来了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有很多人预言,2010年将是王学圻的拿奖年。而王学圻自己对拿不拿奖倒看得很开,“我以前都是不拿奖的时候居多吧,所以拿不拿奖我都有准备。”

  生活

  我们家就是我自己

  王学圻称自己是“四海为家”的人,儿子从英国留学回来之后也有了自己的生活,已经离婚的妻子常年在国外工作,自己早就习惯了一个人。他的爱好就是打扫房间、收拾屋子,然后开着越野车,漫无目的地在六环路上狂奔。平时吃部队食堂,想吃口可口的饭菜,或者赶上过年的时候,就去张黎家,因为他们家做饭好吃。

  “我们家就是我自己,这个我们团都知道。”王学圻在谈到自己的家庭生活时,不禁有一丝无奈。团里的同事都在问他,你这算怎么回事啊,老是一个人!“人家那是工作啊。她的工作我也可以去,悉尼四年,加拿大四年,我又放不下这边的工作,再说这么多年都习惯了,一般我就拍戏,在剧组挺好。”

  团里有个小姑娘,有一天实在憋不住了问王学圻,“我们都知道您是一个人,我们不理解的是,您一个人怎么还老这么乐呵?”王学圻说,他所有的时间都被工作占据了,有时候感觉就像被戏拉着往前走,来不及思考、感受别的,因为一直在部队里,平时习惯了去食堂吃饭,因此“单身”生活也并没有让他感觉到太多的异样。

  不过夫妻常年分居使王学圻缺少了对于家庭情感的体验,以至于在拍摄夫妻两人琐碎的家庭生活时,王学圻干脆没辙了,“在这方面我的经验、体会都少,所以拍摄的时候我只能去问别人,问我的搭档,他们家的生活都是怎么过的,夫妻吵架的时候是什么样子,一家人在一起的生活状态,这些我都感受不到。”

  王学圻感慨,他这一辈子什么都没要,只有事业,唯一觉得愧疚的就是儿子,“我的儿子直到现在性格都很拘谨,是我造成的。他在伦敦电影学院的毕业作品《Redboy》是表现他童年的,我一看就明白他的童年是怎么过的,我一直对他的关心不够。”在一声叹息之后,王学圻又笑了,“好在儿子现在长大了,比以前好了很多。”

责任编辑:CL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娱乐资料库 影讯    电视节目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娱乐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