钮承泽接受杂志采访,称借《艋舺》对自己荒唐的青春有个交代 |
搜狐娱乐讯 据台湾媒体报道,身为《艋舺》作者,钮承泽接受杂志采访提到,想藉由这部电影,对自己的荒唐青春有交代。“荒唐”二字,他简单形容,就是集党结社、男女关系到自我放逐。在深入这部有机会挑战《海角七号》票房的电影之前,不妨先走入他的年少岁月。
或许是跨入成年前的最后一年,十七岁,通常是一生中最敢梦敢想、敢荒唐也敢热血的一年。粗俗点的说,十七岁,往往是人一生中最“有种”的一年。
《艋舺》这部电影里,不少角色的性格真够带种,大概是这个原因。导演钮承泽将自己的年轻叛逆织进去,要谈这部电影,得先从他自己的年少岁月作开场。
片如其人,即使谈的是钮承泽自己,多半也得从十七岁开始谈起:
讲到那个血气方刚、要打就打,可以被骂三字经、但不能接受“没义气”的十七岁,这一年,他因为主演《小毕的故事》这电影而声名大噪。
“很跩啊!当时我读国光艺校,艺校嘛……总是会以演艺事业论高低。”钮承泽很快就奠定了自己在校园的地位,成为同侪间意见领袖。年轻气盛又当红,钮承泽的十七岁荒唐至极,也热血至极。
说荒唐,钮承泽简单形容:“就是集党结社,男女关系,到后来自我否定,甚至是自我放逐。
钮承泽坦言,在那个年少轻狂的岁月里,打架围事、逞凶斗狠都不算新鲜事。他形容,当时即使只是眼神对到,后面可能就是一场恶斗,只为了证明自己够强悍、有能力。现在回头看,那时候只是单纯的想要有朋友、有尊重。“而非常幸运的是,不管事情闹得有多大,我手上的刀,从没捅进过别人的身体里。”
身为《艋舺》作者,他曾提到,想藉由此片对自己的荒唐青春有交代;《艋舺》里面有一段,帮派头子志龙淡淡地问了新同学蚊子一句:“要交个朋友吗?”这一幕,就是钮承泽当时处境的写照。他说,“有一次,一个经常找我麻烦的家伙,远远地看到我背后有一群人,就站了起来。当时,我以为他准备要过来打我,没想到下一个动作,竟是双手奉上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