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电影票房破百亿美元大关,国内电影票房有望破60亿元人民币,岁末年初的电影市场被贺岁片搅得风生水起。话剧市场也不甘寂寞,在今年12月和明年1月的两个多月时间里,北京大约将有六七十部话剧上演,几乎平均每天都有一部新戏。不过,在热闹繁华的背后并非想象中的盆满钵满。中国票务在线项目经理芦建鹏说,2009年话剧市场整体偏冷,年底剧目集中,供过于求的现象更加突出,差不多九成的戏都是赔本赚吆喝,尤其小剧场几乎没有赚钱的剧目。
剧场总动员 酒店变剧场
12月24日晚,入住鑫海锦江酒店的客人发现酒店平安夜晚会的节目不再是千篇一律的拼盘演出,而是换成了一出搞笑话剧《一夜疯狂》。由大可乐剧社制作的《一夜疯狂》,以“戏中戏”的方式再现了当今娱乐圈的诸多“潜规则”,推到极致的角色和剧情,让住在酒店的客人笑得很“疯狂”。元旦前后,该剧的“疯狂”还将在酒店继续上演。
把剧场搬到酒店,在以前可能觉得很荒谬,出现在今年却显得很自然。平均每天上一部戏,每部戏多则演出二三十场,少则七八场,对北京原本比较紧张的剧场资源来说是一大挑战。
虽然今年新增了繁星戏剧村、枫蓝国际剧场、风尚剧场、方家胡同46号院、BTV大剧院等十多个剧场,但对如此之多的戏而言仍是捉襟见肘。于是,北京所有能演戏的地方几乎都被动员起来了,鑫海锦江的会议中心演戏了,放了几十年电影的地质礼堂大厅改演话剧了,关了近10年的国话小剧场重张开业了,朝阳9剧场的5个剧场全动起来了,以往主要用作内部演出的国安剧院也敞开了大门。
搞笑靠盘点 麻花朵朵开
爆笑喜剧、减压喜剧……贺岁话剧中八成左右都是喜剧,大家都想通过笑声来卖票。但真正肯在“笑”字背后下功夫的人却并不多,总有许多剧情截然不同,搞笑手段十分雷同的戏。
麻花系列是贺岁话剧市场的一块金字招牌,谁都想沾它的光。仔细观察众多贺岁话剧的宣传词,麻花系列总是被屡屡提及,“麻花系列导演”、“麻花功勋演员”“麻花主要演员”……“我们是亲手给自己培养了这么多竞争对手!”麻花系列的制作人张晨笑得有点无奈。
麻花的创作方法也被不少人照猫画虎地搬上舞台,其中最主要的当属对年度热点的盘点。比如今年的麻花大戏《索马里海盗》,就将海盗、偷菜、春哥、寂寞党、绵羊音、躲猫猫等融于剧中,引起观众的共鸣,观众看到这里也会有会心一笑。这种做法原本是起点缀作用的,但在有些戏里却变成为了盘点而做戏,戏都是为了凑合这些热点而来。
竞争手段烂 毁市伤观众
“这两个月,我们有四五个包场都因为价格原因而流失了。”据《办公室有鬼》系列的制作人朱甲讲,由于演出过于集中,有些公司为了抢市场,以低俗的情节和恶意低价来竞争,不仅破坏了整个市场的平衡,低质量的戏还伤了观众的胃口。
据了解,票务代理公司从话剧票务销售中可以拿到的折扣是8.5折,但一家专门制作爆笑喜剧的公司却破坏游戏规则,自己销售的票价比8.5折还要低。《办公室有鬼》系列的包场价格一般是7折,但还是上面提到的那家公司,却往往报出5折,甚至以低至3折的价格来竞争。对于一个认真制作的小剧场话剧而言,这种价格是要赔本的。面临买家的杀价,朱甲不得不放弃。
据9剧场经理樊新颖透露,前段时间上演的一出戏,最少时只有8个观众,而台前幕后的工作人员差不多也是这个数。因为卖不出票太着急,这个戏的制作人竟然自己把票卖给黄牛,让黄牛替自己卖票。“这个制作人看来真是急糊涂了,怎么能靠黄牛去开拓市场呢?他们只会同你争抢有限的客流。”樊新颖说。
别看门槛低 赚钱不容易
和去年同时段相比,今年的剧目数量足足翻了一番。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戏集中上演呢?许多圈内人表示,小剧场现在看上去很赚钱,制作门槛又低,有时一个戏投资不过二三十万元,因此吸引了很多民间企业家前来“淘金”。
张晨说,“淘金者”败兴而归是必然的,“现在的市场绝对没有扩大到两三倍,但是市场供应却扩大了五六倍”,其中还有不少品质不高、类型重复的戏。
虽然培养了不少竞争对手,但张晨并不担心他们会抢走自己的市场。“没有原创精神,即使从宣传到演员到故事全套照搬麻花也照样会死掉。”同时,麻花也通过抬高门槛来降低被“跟风”的几率,今年,他们开始尝试制作无论是制作成本还是技术门槛都比较高的音乐剧。虽然第一部音乐剧《白日梦》目前还处于赔本状态,不少看过的观众认为,他们的艺术水准在国内音乐剧中已经算是佼佼者了。张晨还是坚信,“话剧制作团体要想生存就得做市场的领导者”。 本报记者 牛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