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连杰(在线看影视作品)壹基金在去年11月初,举办了一个400人参加的全球公益论坛,花销达到250万元;建一个网站花去150万元。
这些由李连杰壹基金官方网站公开的信息,近日遭到了众多网友质疑,认为其在乱花钱。对此,李连杰壹基金昨天对都市快报表示:“壹基金费用支出账目公开透明,不存在乱花钱,希望社会监督。”为避免事件被炒作,李连杰壹基金随后通过自己官方网站对网友质疑的费用进行解释说明。
有专家认为,网友质疑壹基金乱花钱,再次体现了公众对社会公益慈善资金去向的关注。公众希望更加透明的信息公开,知道“自己捐出的善款”去了哪里,做了些什么事,但现实情况不理想。三季度管理费占总支出近二成网友惊呼:太高了。李连杰壹基金按照承诺分季度和年度对资金进出的情况向社会公开。
今年10月初,李连杰壹基金通过官方网站,公布了“2009年第三季度李连杰壹基金财务管理报告”。有网友看后指出,第三季度壹基金的行政及其他运营支出(俗称管理费)高达157万元,占到了第三季度总支出的19.76%。“壹基金的管理费比例过高”。
另有网友在论坛上发帖称:“开一个会花去250万元,建个网站费用高达150万元,李连杰壹基金乱花钱。”多名网友跟帖,希望壹基金解释这些钱的去向:“想知道自己捐的爱心款到哪里去了”。
昨天,记者登录李连杰壹基金官方网站。
网站上“2009年第三季度李连杰壹基金财务管理报告”显示,壹基金第三季度总收入为1359.59万元,总支出约为796.57万元;支出部分包括公益项目支出639.16万元和行政及其他运营支出157.41万元;在公益项目支出中的公益平台项目中仅有两项支出——壹基金之家网络平台花了33.8万元、2009年年会花了3.8万元。
通过计算,记者发现,壹基金的管理费用确实占到了季度总支出的19.76%。而根据《基金会管理条例》第二十九条规定,“基金会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和行政办公支出不得超过当年总支出的10%”。
壹基金回应:250万会议费是这样花的
昨晚,壹基金一位女性工作人员说,网上所说的花销250万元的“中国全球公益慈善论坛”,是2008年壹基金与博鳌亚洲论坛合作的一个会议。会议在去年11月1日-2日举行,时间为两天,有400位来自世界各地在公益领域有影响力的嘉宾参会。同时还举行了壹基金典范工程庆典晚会。
在250万元花费中,200万元是几家企业赞助的,其余的50万元使用的是非定向捐助款。
她解释说,250万的费用,包含海内外演讲嘉宾往返机票、两天酒店住宿餐饮、两天会场租赁、会场布置搭建,两天音响租赁使用、舞美设计、会务执行(中英互译同传、会场网络设备等)、会议制作物印刷品(如会场背景板、会务资料等),两天电视录制、一个小时海外海内电视转播等方面的开支。
“很多嘉宾都是自费参加此次公益论坛。”她说,举办这样一个活动的目的,还是想尽最大的可能争取免费赞助资源。
150万建网站 花费有哪些?这位工作人员还对网友质疑的“建一个网站花去150万元”进行解释。
她说,这150万里包括采购网站服务器、Oracle数据库、服务器机房托管、网站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典范工程网评平台开发、壹基金之家托管服务、官网设计制作及维护等诸多费用。
“不论是硬件还是软件,壹基金都是通过正规渠道采购,绝不使用盗版、绝不偷税漏税。”她说,为了维护壹基金之家的稳定性,产品选用性价比高、能支持需求而又避免在三年内会被淘汰或更新的产品及服务。
她说,建网站的每一项支出,除了严格执行财务监管流程外,还尽可能争取了捐赠。
壹基金:全年看管理费没有超标
对于管理费超标的质疑,这位工作人员表示,壹基金一直在
按《基金会管理条例》执行,虽然第三季度的管理费为19.76%,但截至2009年9月30日,累计管理费用只占累计总支出的4%,没有超过《条例》规定的10%。
她解释说,关于管理费的考核指标,是以年为单位,每季度、每个月的成本根据工作内容的不同有高有低,如果单纯地用季度计算,就会出现管理费用偏高或偏低的情况。”关于行政费用是否合理的问题,应该参考年度财务报告。”
她说,截止到2009年9月30日,壹基金的累计管理费用占累计总支出的4%。一些国字头基金会连网站都找不到更别说捐款记录“我国的公益机构正处于刚起步阶段,单从信息披露来说,壹基金是国内公益机构里做得不错的几个之一。”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公益研究中心工作人员陈筱睿说,壹基金在网络上公布捐款信息、最新活动等,坚持将每季度每年度的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在首页醒目位置公开。
陈筱睿认为,作为公益机构应当并且必须公开其信息,尤其是财务。这在《基金会管理条例》里是有明文规定的,但是具体怎么公布,公布哪些内容,尚没有细节。
“公众的捐款便是投票。” 陈筱睿说,公益机构必须要信息公开,才可能赢得社会的信任。这是目前的趋势。
2004年我国颁布新的《基金会管理条例》,允许个人或企业设立非公募基金会。短短不到5年时间,在全国各级机构登记的非公募基金会数量从几家迅速发展到300多家。
陈筱睿介绍,去年5·12汶川地震后,她参与了对一项公益善款用途的跟踪调查。发现公益机构的信息公开非常不理想,“一些国字头基金会连网站都找不到,更别说捐款记录。”她透露,国内一些基金会已经在牵头制订《基金会信息披露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