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人艺大戏《窝头会馆》将在首都剧场拉开二轮演出帷幕。调整期内,创作团队毫不轻闲。日前,莫言、邹静之、徐恒进等小说和戏剧一线作家走进人艺,与编剧刘恒共同把脉“窝头”剧本。大家除了以“作家用特有的真诚和悲悯,将每个人物灵魂准确安放在剧中”这样的溢美“致敬”外,也认为“好台词过密来不及消化”、“脏话没必要上舞台”等剧本问题仍存推敲空间。
“大幕拉开,就有着吸引人的地方,皇城老百姓的草根生活状态——以幽默化解苦难,这是北京草根民众的情怀。”徐坤表示。有同样感受的还有邹静之:“毫无疑问,这个戏传承了人艺的风格。独特的北京味儿,关注的层面和视角——我曾经说过,如果特别北京味儿的话,就变成地方戏了,但是如果是北京人艺,就不一样了——它是一种独特的风格。全中国任何一个话剧院,都不可能演出这个戏。”而对“功勋”编剧刘恒,徐恒进的观点则颇具代表性:“和时下很多作品相比较而言,我想 ‘大漠孤烟直’可以用来形容这个戏的境界。有人认为看这个戏能够感受到老舍是热的,刘恒是冷的。虽然刘恒很冷峻,有些地方甚至刻薄,但他是真诚的,他具有作家必备的悲悯情怀,这是作家和文人的区别。”
然而,对于观众和评论界热议的连珠炮式的京味儿语言,作家们也给出了中肯建议。“这不是射门集锦,”邹静之说,“就好像歌剧中咏叹调好听,但是要有很多没那么好听的段落来衬托,才突出了好听的那部分。精彩台词过于密集,我没来得及回味和赞美,下一句又来了。”
“说实话,我前半截都没有听懂,因为我从心里抵制北京胡同里的这种语言。而且,我同意去掉剧中的脏话,没必要把这些语言拿到舞台上来。”莫言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