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届北京国际音乐节接近尾声,迎来了一位重量级音乐家,也是音乐节的老朋友。其实这位音乐家的体重很轻,年纪也不大,然而她成就斐然,这就是出生在费城的韩裔小提琴家莎拉•张。
10月27、29日,莎拉•张将与受邀北京国际音乐节而首次访华的“田野里的圣马丁室内乐团”在保利剧院演奏布鲁赫的《g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和门德尔松《a小调第三交响曲,作品56号,“苏格兰”》。
莎拉•张四岁学琴,并顺利进入朱利亚音乐学院师从多萝西•迪蕾。八岁时为梅塔和穆蒂试奏,受梅塔之邀出现在纽约爱乐乐团新年音乐会的舞台上,随后即与纽约爱乐乐团和费城管弦乐团合作。
作为当今古典音乐界最有才华、最引人注目的音乐家之一,昔日的音乐神童如今已成为演奏技术超群、情感丰富、令人赞叹的青年音乐家。在卡内基音乐厅、波士顿交响音乐厅、伦敦巴比肯中心、柏林爱乐音乐厅以及阿姆斯特丹音乐厅等亚洲、欧洲和美洲的各大音乐中心,莎拉•张与很多世界级乐团频繁合作,包括芝加哥交响乐团、波士顿交响乐团、克利夫兰乐团、柏林爱乐、维也纳爱乐和伦敦的各大乐团以及荷兰皇家爱乐等。
与莎拉•张合作的一流指挥家和演奏家也不计其数,包括巴伦伯伊姆、戴维斯、迪图瓦、海汀克、莱文、马泽尔、普莱文、拉特、萨瓦利什、斯拉特金、辛曼和祖克曼、阿什肯纳齐、布朗夫曼、阿格里奇、安兹涅斯、科瓦切维奇、马友友、沃格特以及艾萨克•斯特恩等。通过在电视荧屏的亮相,音乐会转播以及热销的EMI古典唱片,她拥有了更多、更广泛的观众。在音乐领域,如此杰出的成就令她先后获得《留声机》杂志“年度青年艺术家”奖、著名的德国“回声”唱片奖、伦敦国际古典音乐奖的“年度新入”奖,以及韩国Nan Pa大奖。她还是Hollywood Bowl's Hall of Fame award最年轻的获奖者;1999年,更获得了器乐演奏家最声名显赫的奖项——埃弗里•菲舍尔奖。
本次与莎拉•张合作的乐团是北京国际音乐节多年倾力诚邀,终究成行的“田野里的圣马丁乐团”。这样的组合,相信喜欢收藏唱片的爱乐者势必不容错过。“田野里的圣马丁乐团”由原任伦敦交响乐团第二小提琴首席的内维尔•里纳爵士于1959年创立,是20世纪60年代巴洛克复兴潮流的先锋。由于乐团获得伦敦Saint Martin-in-the-Field教堂人士的支援才得以组成的,因此被称为“田野里的圣马丁乐团”。
这个乐团创立之初,由马利纳兼任指挥与首席演奏家,很快就引发了世人注目。1978年,马利纳辞去指挥,改由长久以来一直担任首席演奏家的布朗女士接棒。
如今,“田野里的圣马丁乐团”已成长为一个编制灵活的一流乐团,乐团演奏者均为万里挑一的人才,他们的音乐风格已得到全世界的认可。500多张唱片,让“田野里的圣马丁乐团”成为世界上录音数量最多的乐团之一。乐团赢得了诸多国际著名音乐奖项,包括8项“爱迪生大奖”和一项“加拿大音乐奖”。乐团还获得了英国女王授予的爵位勋章,是唯一获此殊荣的管弦乐团。
“田野里的圣马丁乐团”担任过多部知名电影配乐的演奏,包括《莫扎特》、《泰坦尼克》和《英国病人》等,并赢得了奥斯卡最佳电影配乐奖。
在迄今为止的近二十年里,无论是莎拉•张还是圣马丁乐团都从未在唱片的畅销榜上消失过,前者日益成熟精进,曾经那个善于炫技的鬼才小女孩已历练成技术超群、情感丰富颇有大师风范的青年才俊;后者则早已成为世界最佳小提琴伴奏乐团。莎拉•张的韩文名字叫张永宙,或许应该改为“永昼”——在她的琴弦之中,永远有清新、明丽的日光普照。
附录:演出曲目
10月27日
名家古韵——莎拉•张与田野里的圣马丁乐团音乐会(I)
彼得•柴科夫斯基《C大调弦乐小夜曲》(作品48号)
安东尼奥•威瓦尔第《四季》(作品8号,第一至第四首)
10月29日
琴艺卓展——莎拉•张与田野里的圣马丁乐团音乐会(II)
焦阿基诺•罗西尼:歌剧《意大利姑娘在阿尔及尔》序曲
马克斯•布鲁赫:G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作品26号
费利克斯•门德尔松:A小调第三交响曲,作品56号,“苏格兰”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