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首都剧场告别了一次狂欢,话剧《鸟人》为第二届北京人艺经典演出季拉上帷幕。散场后,观众挤满剧场前厅舍不得离去,很多人找到进场时没注意的《鸟人》宣传单页,仔细地读起来。《鸟人》此次重演,火爆程度毫不逊色于16年前的首演,18场演出票房达到250万元,平均上座率96%,而人艺看家剧目《茶馆》去年在经典演出季的上座率是99%。
以往演出,人艺票房都会预留100张票在演出当天出售,而《鸟人》却很难保证,演出前好几天票就卖得差不多了,不少想在演出当天买票的观众都失望而归。这种火爆场面,让广告都变得多余,最后几天,人艺干脆从媒体上撤下了原本要投放的《鸟人》广告。
16年前《鸟人》上演时也备受关注,买票的队伍甚至排到了旁边的报房胡同。人艺院长张和平说,虽然现在买票的方法多了,售票处门前没有了长龙般的队伍,但新《鸟人》其实要比16年前更火爆。“今天,人们在文化娱乐方面的选择要比16年前多得多,《鸟人》面临的对手更多了,而剧场效果却比16年前更好。”张和平16年前曾经看过《鸟人》的演出。他认为,《鸟人》已经从备受质疑、看不懂的荒诞剧,变成了一部雅俗共赏的剧目,“知识水平高的能看到剧本背后的深意,不太懂话剧的也能看个好玩。”
“我为你花费钱财……”在《鸟人》演出的这些日子,每到傍晚6点多,人艺的工作人员孙丹都可以听到楼下隐隐传来胡琴声,“三爷”何冰正伴着胡琴唱《锁五龙》。何冰出演三爷,一方面面临老版“三爷”林连昆曾树立起来的经典形象,另一方面需要跨越三爷这个角色的难度。唱京剧就是何冰的一大槛,剧中的三爷是京剧院退休老演员,而现实中的何冰和京剧几乎绝缘,完全是从头学起。最后呈现在台上时,何冰的演唱得到了许多京剧界人士的肯定。对于自己的表现,他说诀窍就是两个字“不憷”,“我只能迎着头上,不能再觉得自己是小孩,没准备好就不上,因为你永远不会觉得完全准备好了。”
《鸟人》演了18场,编剧过士行在灯光间里看了十多场,演员身上细微的变化,一天天演得越来越好他都看在眼里。让他最为感慨的是,在这个戏里人艺的中青年演员呈现出一种新的精神面貌,“他们的合作非常默契,每个人沉醉在戏中,就像当年的老演员们一样。”
为了让更多观众看到这部戏,人艺将于明年春节前后再安排一轮演出。(记者牛春梅)
记者快评
人艺的自觉
牛春梅
北京人艺的经典演出季已经推出两年了,去年是《茶馆》、《雷雨》、《天下第一楼》等招牌剧目,今年是《哗变》、《李白》和《鸟人》。如果不是有心人,大概很难看出这其中颇有深意的安排。
院长张和平希望去年的剧目能让人们看到北京人艺是一个有着优秀传统、丰厚历史积淀的话剧殿堂。但传统和历史有时又会成为创新的包袱,让剧院变得守旧和固步自封。今年选择一部外国戏、一部历史戏、一部先锋戏,就是为了让人们看到人艺勇于创新和探索的另一个形象。
北京人艺在中国话剧界的殿堂级地位由来已久,居然还如此用心经营自己的形象,令人意外和惊喜。这种对自己形象的珍惜,其实是对观众的尊重。是观众把人艺捧到了今天的地位,人艺通过丰富的舞台呈现来回馈观众,让观众看到更多的好戏是职责所在,比如说时隔16年重上舞台的《鸟人》,比如郭启宏在箱底儿压了10年的《知己》。剧院的努力也让观众看到一个自觉前进的人艺,对其他老资历的国有院团来说不失为一个提醒,老资历也要总努力。
这种信息的传递不仅针对观众,其实也是在告诉所有人艺人,剧目建设是人艺工作的重中之重,仅有一种风格不是人艺的风格。近两年来,剧院狠抓剧目生产,让一度陷入经典漩涡,难以突破的人艺迸发出新的活力,演员的心气也高了。原本计划12月份做手术,少演几场《窝头会馆》的宋丹丹,排练了几天之后,就表示手术先不做,每场她都要上。濮存昕说,有个好戏,剧院里就像在过节。现在,人艺的节日越来越多了。
明年的经典演出季剧目再有几天就定好了,人艺将以什么形象出现?实在令人期待。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