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电影不知怎么了,越来越不把明星当盘菜,就连《寻找成龙》这么一部儿童片都找来近30位知名演员客串,实在看不出有什么必要。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电影就和春节联欢晚会没什么区别了。每个人露个脸就走,剧情不需要了,表演无所谓了,只要众人拾柴火焰高,本着“我参与、我奉献”的精神轻而易举就能把一部电影凑得热闹非凡。青菜萝卜,各有所爱,这类电影也许有它的市场,但绝对不是我喜欢的。
明星多未必是凑数,未必一定不会出“众星捧月”的效果,但前提是,“月亮”要够大够圆够亮,也就是说电影的主角一定要出色,压得住场,而《寻找成龙》最失败的,恰恰是张一山扮演的“张一山”。
情景剧《家有儿女》让张一山一举成名,他那一口北京话功不可没。挤眉弄眼、动作夸张的表演,在情景剧相当舞台化的置景里,不仅不显得突兀,反而有效地强化了戏剧性。然而,张一山带着原封不动的台词腔调和表演模式演《寻找成龙》,导演不仅没有进行纠正和调整,反而鼓励他表现得更夸张和做作,最终造成整部影片无可挽回的失败。在众多资深演员的反衬下,张一山的表演可谓惨不忍睹。编导在情节设计上的不周全,进一步放大了张一山的缺陷。他们竟然让一口北京话的张一山去演一个土生土长的印尼华侨孩子,而他身边的同学,不论是长相还是说话,都比他更像当地人。于是,张一山演得越使劲,他离角色就越远。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