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在北京近日举行的台湾电影展上,侯孝贤接受了信报独家专访。对于商业、艺术电影的划分,他并不认同,“电影只有好坏之分,没有商业、艺术之分。”[我来说两句] 谈电影 谈长镜头 谈搭档 谈新作《聂隐娘》 |
《恋恋风尘》、《最好的时光》、长镜头、台湾电影大师、贾樟柯最喜欢的导演……这些词汇都和一位老者的名字相连,他就是侯孝贤。
享誉世界的台湾电影大师侯孝贤 |
在万达影院近日举行的台湾电影展上,侯孝贤接受了本报独家专访。他说,“我是喜欢到处跑的人。早年的闯荡已经建立了我看世界的某种眼光,这是我今后无法脱逃的,而这种眼光直接形成我日后看问题的角度和立场。拍电影的过程就是寻找这个‘眼光’的过程。”至于商业、艺术电影的划分,他并不认同,“电影只有好坏之分,没有商业、艺术之分。”
我的成长
悲伤从小就有
很多观众看侯孝贤的电影,会感觉悲伤。
侯孝贤说,他以前并没意识到这个问题。“有一次,我与法国一位导演朋友谈他的电影,我说你的那部片子看了感觉好悲惨。结果他说,再惨也没你的电影惨。我就很奇怪,我是一个很热情的人啊,为什么拍出来的电影是这样的?”后来,侯孝贤想明白了,这与他的成长经历有关,他是无意识地在电影中体现出这些,“起先我自己也不明白,但一直拍一直拍,我就明白了,其实我的世界观从小就确立了,那种印迹已经刻在我对人世的看法里面了。”
侯孝贤在台南乡下长大,父亲很早去世。母亲忙于给父亲看病,又要照顾孩子,生活很压抑,“在那样的环境下,家里就会有一种气氛,怪怪的,让人想跑出去。”
为看电影做过假票
侯孝贤幼年时期对文艺很痴狂,“小时候把书店的书看光了,之后只好去看言情和武侠。”看电影则是从央求别人带着去看,到做假票、翻墙头,“为的是不错过每部新戏。”
侯孝贤服完兵役考取了电影科,“那时候对电影一点也不懂。我去看一本英文导演书,那时我英文很烂,查着字典看得很痛苦。序言的最后一句话说‘如果你把这本书通读,仍旧不一定能够成为导演,因为导演只有靠天分’。于是我把书一丢,再也没有看过。”
[1] [2] [3] [下一页] |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