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娱乐-搜狐
娱乐频道 > 电影 Movie > 《南京!南京!》 > 媒体关注

“活着比死更难”:一个侵华日军的内心独白

  尽管陆川再三强调《南京,南京》与《辛德勒的名单》不一样,但是它的黑白影调以及以二次大战为背景的题材让人不得不想起《辛德勒的名单》,只不过一个是日军屠杀中国人,另一个则是纳粹屠杀犹太人。拉贝虽然曾经拯救过部分中国人,但《南京!南京!》中的拉贝绝对不是主角,影片表达的并不是一个拯救形象,重点展现的是日本军队对沦陷后手无寸铁的南京居民进行的血腥屠杀,更多地“关注了普通人物在这场历史灾难中坎坷多舛的命运与灵魂摧残,表现的是对生命价值的肯定与尊重”。

  影片的视点不同于以往正面描写中国人面对这场战争的反抗,而是从一个侵华士兵的角度出发,描写他眼中战争的残酷与无情。日本军人角川无疑是本片的主角,他贯穿了整个影片的始终,从他无意中杀人到为挽救中国妇女的尊严而故意开枪杀人,甚至最后放走小豆子二人,一连串的“人性”行为说明:他是一个日本战争机器中还残存着人性的士兵。也许他们并不是天生杀人狂,他们也喜欢唱歌跳舞,也会思念故乡,也会对女人产生爱情……作为普通的生命个体,他们也有血有肉的,有七情六欲。但是在强大的国家机器面前,他们却只能是冷血的杀人工具。正因为如此,很多人认为影片客观上是在为日本人减轻罪行,但个人认为并非如此,而是更强烈地反映了这场战争的罪恶:连原本不想杀人的人都成为杀人的主体,这比一心想去杀人的人更可怕。当国家意志完全操控个人命运的时候,活着的个体灵魂丧尽,他的肉身活着的价值又何在?也许这就是角川最后选择自杀的原因吧。

  正如影片的英文名字一样《A City of Live and Death》,学英语出生的导演陆川尽力想表达人的生与死的主题,他用一座城市的存活与陷落来折射个体人的生存与死亡问题。本片除了角川,几乎没有哪个人物是最主要的,基本平分秋色。所以有人说,本片的故事性不强。但正是这些来自当时社会不同人群的个体,代表了他们的个性行为。这是一幅浮世绘,也许导演想要表达的就是这样粗略的轮廓:遭遇侵略战争时,当个体无法势均力敌地和侵略者进行较量时,他们有权选择自己的个人行为。他们行为的终极目的都是为了存活。正是为了存活,他们却又在现实的力量悬殊之下丧失了存活的可能性,最终走向死亡。

  片中的人来到过人世,又仓促离开。国民党某师的下级军官陆剑雄在部队撤出南京城后依旧誓死抵抗,最终死于日军机关枪的狂乱扫射。

  拉贝的秘书唐先生为了家人的存活而向日军告密,出卖了在安全区避难的中国军人。多行不义必自毙。日军反悔,要抓走她的老婆和小妹去当慰安妇,结果女儿却被日军从楼下抛下,丧失性命,自己也在最后的关头放弃生命,死于日本人的屠刀之下。

  姜淑云是一个勇敢的中国妇女形象,她在安全区工作,自身本来是可以躲避死亡。但是在一次日军抓捕行动中,她几番乔装,先后领出三个男人,最后一次被识破,差点被日本人带走充当慰安妇。在庞大的日本屠杀势力之下,姜淑云没有任何反抗余地。绝望之下,她看到了还有一点人性的角川,一句“shoot me”,角川多次看到慰安妇被蹂躏致死,他掏出手枪,毅然将姜淑云打死。姜淑云完成了一个战争中中国女性的维护尊严的使命,这是直接是牺牲生命为代价的。

  然而,与之相比的是,小江这样一个青楼女子,她的卑贱与高尚有时是很难区分。当安全区的工作人员要求她剪断卷发,抹去指甲油,以免被日军抓去充当慰安妇时,她却一脸不屑:等战争过后,她还想靠这吃饭呢,甚至还嘲笑让她剪发的那位中年妇女。这是一个妓女的卑贱。然而当日军要求交出100个慰安妇,否则血洗南京城时,她却第一个挺身而出,在日本的淫威之下,这个弱女子却承担了拯救全城居民的重任。这何尝不是一种高尚?

  唐太太既不高尚,也不卑贱。她只是一个平凡的女人,是当时的中国许多南京城妇女的写照,她关心的是自己的家庭和孩子。国家的兴亡离她们太遥远,但是身边人的生死却直接关乎她个人的命运。当时的国民政府已经撤退,采取不抵抗政策,普通老百姓又能做什么?她们唯一的希望就是能在这场战争中苟活下去。

  看过这部影片的人都不会忘记这样三个触目惊心的场面:手无寸铁的南京居民被围在江面,日本兵勇机关枪扫射的时形成的人浪,一波接着一波倒下;日本兵迎着阳光登上城头,俯视地面,大地尸横遍野,全城屠杀后留下死寂一片;被抓去当慰安妇的中国妇女赤身裸体地被拖出日军营地,白花花的肉体刺激着观众的眼球,却没有任何色情之感。……

  从全片看来,本片并不只是一部简单意义上的商业大片,他重新面对了这场惨无人道的历史耻辱,揭出了一个民族的伤疤,拍摄战争是为了更好地反对战争。这是一方面。但是导演陆川并没有完全把影片最为商业片来对待,它的艺术成分也很高,尤其是片中三处全部从侵华日军的口中道出的点题之笔,更反映了导演对战争、生存和死亡的反思,也形成了一个哲学意义上的“悖论。”

  当唐先生放弃与拉贝一起离开时,旁边的日本队长说:活着多好。

  当唐先生被枪决前,曾经是“朋友”的日本军人又说:人总是要死的。

  当角川放走了小豆子二人对另一个日本士兵说:活着比死更难。随后这个在目睹了一系列残酷的屠杀行为的普通日本士兵后饮弹自尽。

  既然活着好,那就活着吧;但人总是要死的,什么时候死已经不重要;可是有时候,活着却比死更难?“是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

  
(责任编辑:ZOYO)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拉贝 | 辛德勒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