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以一位辽中县普通信访干部为原型拍摄的主旋律影片,昨日在北京中影集团内部举行观影会,国内多位资深电影人士都来了,央视《星光大道》主持人老毕也来了,著名笑星蔡明、著名歌手毛宁都来了……看完该片后,观众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许多与会嘉宾的脸上都挂着泪花……这就是由著名导演宋江波执导、以辽中县信访局局长潘作良的事迹改编成的电影《潘作良》。该片已由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确定为向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献礼的影片。
高大
四段事迹 塑造形象
影片《潘作良》通过选取潘作良在信访工作中四个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件架构全片,描述了他与家人、同事及上访群众相处的多个片段。
在二次承包时没有得到土地的事件中,潘作良面对腐败村干部孙玉鑫的威胁和利诱毫不动心;面对因医疗事故被丈夫抛弃,医院拒不赔偿,无奈之下提着“礼品”敲开潘作良家门的齐春英的跪求,潘作良与昧着良心做事的医院调解主任唇枪舌剑,终于为齐春英讨回了公道;年近七十、与残疾儿子相依为命的冯大娘在破旧的漏屋里住了五年,每次都步行往返一百多里到县信访局求助,潘作良认下了这个穷苦的“老娘”,面对不作为的乡主管民政干部夏主任,愤怒地掀翻麻将桌,把冯大娘穿掉底的胶鞋放在他面前……当辽中县从一个上访老大难县变成零上访县的时候,潘作良含笑融入了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
影片一桩桩真实的事迹,让潘作良“一身正气、为党分忧、为民解难”的优秀基层信访干部形象瞬间生动起来。
朴实
“潘式语录” 真实感人
如果只是通过“政绩”塑造潘作良的形象,该片显然流于俗套,而影片通过他在与乡亲、工作对象和家庭成员之间相处时的想法和做法,深刻地刻画出潘作良作为一名没有官气、正直感人的干部、丈夫和父亲形象。
面对百般抵赖的调解主任,他“气急败坏”地说:“如果我不是党员干部,你早就趴在地上了!”他教导信访干部说:“都说老百姓的事比天大,其实,这个天一点都不大,中国农民最容易满足,哪怕你给他办一点点好事,他们也会记你一辈子……”面对身居危房、家徒四壁的冯大娘,他说:“朝里没人怎么啦,朝里没人就应该住在这种地方?以后谁再说你朝里没人,你就说,你有个儿子在县里当局长……”
为了工作,潘作良顾不上妻子和女儿,连睡觉都把手机拴在手腕上,准备解决新的上访案件。这期间,妻子和女儿对他有过想法,信访局工作人员有过动摇……但是在这个铁打的公仆面前,所有人最终感动和理解。
(责任编辑: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