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北京人艺的首部古装历史大戏《知己》在首都剧场已演出了3天。冯远征出演“正人君子”得到观众一致认可,但话剧本身却遭到了不少质疑。
记者汇总了来自观众的质疑。今天上午,记者采访了冯远征,后者逐一进行回应。
著名演员冯远征一改自己在影视剧作品中的“变态”戏路,出演正人君子顾贞观。
昨晚的演出现场,冯远征的发挥得到了观众一致认可,没人看得出他头一天还由于咽喉发炎、肿大说不出话。
记者发现,到场观众绝大多数认为冯远征原本适合演“君子”,影视作品中的角色才是“颠覆”,他们更喜欢话剧舞台上的冯远征。
尽管观众对冯远征频频叫好,但在记者随机采访的12位观众中,有5位对这部历史剧本身并不买账,认为该剧故事节奏、角色设置、布景、台词等各方面都需要改进。
剧目简介
《知己》是著名编剧郭启宏酝酿30年的作品,改编自真实历史故事:清初名士顾贞观为营救被流放边疆的好友吴兆骞,屈身尚书府20年,而吴兆骞归来时却形神俱变,成了趋附权贵的奴才。
质疑一
群演不出彩布景设计平
群演的场面总是谁有台词谁演,剩下的人一动不动,身上没戏,感觉怪怪的。 ——张女士 48岁
开场在茶馆里的戏不好看,和《茶馆》比起来差远了,桌椅、柜台摆得太规矩、太整齐,没有茶馆的感觉,设计感很平。 ——林先生 50岁
回应
追求意境更有诗意
冯远征:这是为了突出形式感,要“古道西风瘦马”,不要“小桥流水人家”。无论是舞美还是表演,导演都希望《知己》的意境更有诗意,而不是《茶馆》里乱哄哄的生活气息。当然,布景接下来肯定还会进行调整。
我们尽量以一种能让大家看懂的方式表演,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看懂,这毕竟是一部“阳春白雪”的文人戏。
质疑二
背影多动作慢故事节奏拖
很多场景没有台词,就是几个人慢慢离开的背影。尤其是前半场,感觉几位主角总是刻意放慢动作,故事节奏有点拖。 ——杜女士 31岁
回应
表达“知己”的距离感
冯远征:这个舞台景深确实很长,导演希望通过“拉长”人物离开的距离,放慢速度,表达“知己”的距离感,让观众有时间去思考。如果节奏太紧,观众可能会应接不暇。
质疑三
谈恋爱板着脸人物不可爱
冯远征演得不错,不过顾贞观这人感觉不真实,形象总是板着脸,连在唯一一场感情戏里也是那样,一点也不可爱。这个剧里面几乎就没有一个可爱的角色,太沉重了。 ——厉女士 36岁
回应
舞蹈化处理删吻戏
冯远征:顾贞观确实是真实存在的,只不过现代人更实际、更自我,可能不会理解他那样的文人怎么能做到“士为知己者死”。观众不理解可以,但看了这部戏保证让你回去想三天,到底什么是友情。
那场感情戏的剧本其实不是现在这样,现实感很强,是有接吻有拥抱的,但我们排练时改成舞蹈化处理了。我觉得顾贞观需要有感情流露,但不能太实,和整体感觉不对。
质疑四
低俗词汇刺耳产生闹剧感
后半场有几幕戏快成闹剧了,比如吴兆骞和管家说相声似的在茶馆里奉承了半天那个当官的,观众倒是被逗乐了,没有意义。还有梁丹妮演的老板娘,竟然说了一句“瘸子屁眼——邪(斜)了门了”,俗不可耐,太吓人了。 ——王先生 62岁
回应
可能演得有点过了
冯远征:我们没觉得有闹剧感,可能演得有点过了,是度的问题。丹妮演的那个人物本身文化素质不高所以才会说,话确实很俗。这两个问题我可以和导演建议,尊重观众的意见,想想怎么改进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