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团长我的团》(以下简称《团长》)热播之际,编剧兰晓龙接受了《凤凰网·非常道》的专访。他表示,不希望《团长》像
《士兵突击》(以下简称《士兵》)一样过于火爆,因为太火的东西会变得短暂,他也坦言当年《士兵》大火之后他曾经历了一段不“淡定”的日子。
创作,更像场游戏 在《士兵》中,兰晓龙曾给大家奉献了许三多这样一个“不抛弃,不放弃”的闪光角色,这次的主人公龙文章也令许多观众渴望深度挖掘其背后的精神内涵。不过兰晓龙说他自己对这些反倒没有那么强烈的意识,龙文章这个角色本身也并非他常年积存于心想要呈现的人物,创作《团长》更像一场游戏,“我觉得不管《士兵》还是《团长》,在某种程度上对我来讲,更多的是一种思维游戏,或者说是一种思维练习,我并没觉得有什么其他的。”
演员,有能力胜任
很多看过《团长》小说的观众都认为电视剧中很难表现原著中大量的人物心理描写,兰晓龙则认为,刻画心理描写其实是一个演员表演的基础,现在《团长》中的演员有能力完成对那些词汇的传达,“那是他们表演才华的积淀。”
同时兰晓龙认为,他非常关注的是电视剧的主创们在同一件事情上做出的不同理解,“故事我太熟悉了,说完上句台词我能对出下句,所以我想看到的是在演员的专业表现能力上有什么变化,是进还是退,或者突然成为另外一种类型。”
反应,不希望太火
《团长》的大火并没让兰晓龙一味的得意,他甚至觉得这个火燃得太快了,他认为太火的话会短暂,他希望和朋友们一起追求更长久一些的东西,而不是瞬间的极度火爆。兰晓龙说:“《团长》里的每个演员都是我的朋友,我希望他们每个人将来都能健康、平稳地走下去。所以这就是我说不想太火的原因,我怕社会效应容易把那种平稳破坏掉。”
再来谈《士兵》
反应,确实有点过了
由此谈到《士兵》至今未衰的轰动反应,兰晓龙说:“当时我就隐约地有种感觉,《士兵》确实有点过了,它反映出来的可能是我们在某个方面太匮乏了,在整个行业、整个市场,于是乎一旦有这个东西,大家的热情突然迸发出来。我不能说这样不好,我也感觉非常荣幸,但我确实很担心局面失控,至少我不能像以前那样心平气和了,有时候我很怕这个。”
“淡定”,是教训换来的
兰晓龙自省说,他现在非常能调节自己的心态,每当一个剧本写完开始拍摄,他就把这件事当成过去式,及时告诉自己“这个东西已经过去了”。“这都是在《士兵》以后吸取的教训,那个时候我没有及时划分清楚这个东西,于是乎在后来好评如潮的时候,害得我半年什么事情都没干。”
兰晓龙说,现在有这样的良好心态并非他比别人“淡定”,只是他是个很容易厌烦的人,很快就发现有其他更好玩的东西,然后又奋不顾身地一头扎进去,“我肯定不是一个淡定的人,实际上在名利面前我可能比谁扑得都快”。
王宝强曾苦等《团长》 《团长》播出至今一直持续着较高的关注度,据江苏卫视公布的数据,开播以来该剧不断打破多项收视纪录,稳居黄金档第一名。
而对于王宝强没能在《团长》中出现,江苏卫视一位知情人也透露了王宝强本人的说法,王宝强在遗憾之余道出真相说:“当时康导说会给我安排一个名叫菊花的角色,在北京的时候给我补拍,因此我特地空出了档期,没有接拍任何戏。当时剧本一直在修改,我也一直待在北京等康导的命令,但是最后康导把结局给改了,角色没了,真遗憾我没有机会上这部大戏。”
(责任编辑:小库)